webnovel

第二十三章 运筹帷幄 安置流民

夜渐渐深了,蓝止玉在厢房外等了将近一个时辰,厢房里的张国丈才熄灯歇息。又等了一会确定张国丈已经睡熟了,她才悄悄的潜入房间。

  进入厢房轻轻将门关上,蓝止玉伸头看了床榻那边一眼,再次确认了一下,她这才慢慢的朝着床榻走去。

  来到床前,她迅速点了床上两人的昏睡穴,然后从腰间的挎包里掏出一只玄黑色的木盒子,那盒子有鸡蛋那么大、样式很古朴、盒子的便面还雕刻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

  她伸出手指在盒子上的开关,按了一下,咔的一声盒子自动弹开,盒子弹开的瞬间,一道诡异的幽光一闪而逝,瞬间便没了踪影。

  随后当蓝止玉摊开手掌时,她的手掌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只通体紫金色、身有九翅的昆虫,昆虫的体型和一只蚊子差不多大。

  此刻若是有苗疆善使蛊毒者在此,他定能第一眼就认出蓝止玉手里的昆虫,乃是那失传了千年的金蚕王蛊!炼制此蛊,需将九只精心培养出来的金蚕蛊,共同放置在一只瓮缸里,任这九只金蚕蛊互相厮杀,直到剩下最后一只金蚕蛊,在将最后这只金蚕蛊,移植到陪蛊者体内,温养上九九八十一天。这九九八十一天里,陪蛊者要受万虫噬心之痛而不死,才能成就一只金蚕王蛊。而蓝止玉的头发,正是在忍受那八十一天锥心蚀骨之痛的过程中,从三千青丝变成了满头银发。所以单从这点上来看,便足见这金蚕王蛊的霸道之处!

  刷!蓝止玉抽出腰间的匕首,在张国丈的食指上划了一道小口,当血腥味扩散开的瞬间,蓝止玉手中的金蚕王蛊,立刻就变得亢奋了起来,寻着血腥的源头就飞了过去。下一刻便钻进了张国丈的身体里。

  做完这些,兀自不解气的蓝止玉,探出匕首在张国丈的头上比划了几下,旋即她的嘴角绽放起一抹邪邪的微笑。笑容还未落下,便见她手中的匕首宛若那穿花蝴蝶一般,在她的纤纤玉指尖上下翻飞。

  过了片刻蓝止玉收了匕首,看了一眼床上的张国丈,拍了拍手满意的点点头,然后这才离开房间。

  而此刻躺在床上的张国丈,整个头上竟找不出一根毛来!刚刚蓝止玉临时决定,把他的胡子眉毛头发全刮了!以此来警告他。至于种在他体内的蛊毒,会在未来的十天时间里,逐渐吞噬他的内脏直到最后死亡,等他死后蓝止玉再来取回金蚕王蛊即可。

  翌日清晨城门刚刚开启,蓝止玉便骑着魅影赶回了顺义。半个时辰后蓝止玉到得顺义城外,刚准备打马前往李府。却在城门处遇到了前来安置流民的李一飞和岳夕颜二人。

  三人见面寒暄几句,蓝止玉便将昨晚在国丈府偷听到的内容说了一遍。

  听完她的讲述,李一飞立刻开始思考计策。他觉得这事眼下还不急,二十万石的粮食,单单装车便要两三天的时间。只要蓝止玉先派一批人马,乔装打扮之后去往京城,让这些人马一路尾随着粮队。她自己只需埋伏在运粮队的必经之路上即可。等运粮队快到时,提前来通知她即可。只是如何将那些粮食运回来,却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而且粮食运回来之后,如何处置这些粮食也同样难办。想到这,李一飞将刚刚自己的构思说给两人听。

  对于如何将粮食运回来,蓝止玉也没有好办法,她本来就对边关之地不熟,又如何能想的出法子来安置粮食。

  一旁的岳夕颜见两人愁眉不展,便开口提醒:“相公,这批粮食若是劫了回来,那便是归止玉姐姐所有。至于如何安排这批粮食,我到有个法子。这些时日,我在帮幼仪姐姐打理车马行的时候,曾听姐姐提及过,开春大运河化冻以后,我们家要从江南购买一百五十万石粮食,既然如此我觉得,我们家可以出钱将这批粮食买下,然后在派车马过去运便是。”

  “买粮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我们可以按照市场价全部买下这批粮食,然后支付泰昌钱庄的兑票给蓝统领,这样蓝统领你就可派人去江南买粮食运回巴蜀。”李一飞转头看向岳夕颜:“车马运送到是不难,难的是怎么不被别人发现。否则以张家的实力,必定会查到我们头上,到时候又是麻烦事情无数。”

  这个问题岳夕颜之前倒是不曾考虑过,她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然后道:“相公,在那永平滦州一带有一股山匪,这股山匪大约有五千人马,他们盘踞此地多年,专门向来往的车马收取买路钱,我们家的车马行为保平安,每年都会给这帮山匪一万两白银。我觉得相公可让止玉姐姐去把他们灭了,然后乔装成山匪模样劫了这批粮草。这样就算张家要查,也不会查到我们头上来。至于这批粮草,可暂时存放在那边。等风头过了,我们的车马可以来回带货,分批运回这批粮食。这样化整为零之下,二十万石粮食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听完她的计策,李一飞转头看向一旁的蓝止玉:“蓝统领你按刚刚说的这些实行即可。

  在心里回忆了一下刚刚两人说的计策,蓝止玉点了点头,和两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离开了这里。

  送走蓝止玉,岳夕颜推着李一飞朝着流民聚集地走去。

  另一边正忙着安排流民迁移的沈慕远,一抬头便瞧见两人朝这边走了过来,他笑着和两人打了个招呼,然后道:“最后这一千流民,今天上午就能安置完毕。将他们都迁入城内,我也就能松口气了。”

  “沈兄,城内的安置地动工了吗?”李一飞问。

  “今日一早刚刚动工,眼下这些流民的身体还要将养上几日。等这批流民身体恢复过来,有了他们的加入,安置地的建造进度,相信也能快上不少。”

  “那等这边忙完,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午后的太阳斜照着山林,山脚下的柴扉小院里,汉子推着雪爬犁从篱笆院墙里走了出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妇人,那妇人拉了一下手中的缰绳,将骡子从院子里牵出来。汉子转身接过她手中的缰绳,将骡子套在雪爬犁上,然后回头替她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发丝。那妇人将揣在怀里的馒头塞进汉子怀里,嘱咐他注意安全,下工了早点回来。汉子应了一声坐上爬犁,然后一扬手中的马鞭,朝着远处的山道而去。

  沿着这条山道转过一个弯,那里有着一片空地,此刻那片空地上,牛马拉着的雪爬犁排成一条长龙。那些雪爬犁上面,装满了建筑所用的材料。

  车队的最前面,李一飞、岳夕颜、沈慕远三人坐着雪爬犁来到了建筑场地。

  此刻的建筑场地里,无数的汉子口中呼喝着号子,将一块块建造窝棚所需的木材,抬向场地的最中央。视野再向前,那片已经清理完杂物的空地上,也有许多汉子正挥舞着锄头挖掘着排水沟。偶然经过他们旁边,还能听到他们的谈笑风生。场地的最左边,几百名刚刚召集来的妇人,在那边忙忙碌碌,正为大伙准备着中午的饭食。

  看着眼前这幅热火朝天的景象,李一飞有些佩服沈慕远的协调能力,才短短一天时间,就能搞下这么大一个摊子。而且还能做到现场井然有序,看不到丝毫的混乱迹象。当真是一位有才干的能臣。

  收回目光,李一飞看了一眼旁边刚刚陷住的雪爬犁,无奈的叹口气:“沈兄,都说瑞雪兆丰年,可今年的瑞雪却害惨了这些流民。”

  “雪后的道路湿滑泥泞,能做到现在这样已经是极限了。”沈慕远无奈的看了他一眼。

  李一飞点了点头,让车夫继续前进。然后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岳夕颜,发现她的俏脸被冷风吹的通红,一双小手还在不停的互相揉搓着取暖,于是脱下自己身上的大氅给她披上。

  一旁的岳夕颜感受到他的动作,抬头看了他一眼:“相公,你把大氅给了我,你自己不冷吗?”

  “没事,你看!”李一飞拉了拉自己身上的裘皮袄子。

  摸了摸他身上的袄子,岳夕颜这才放心的将大氅穿在自己的身上。

  不一会三人来到了流民临时安置地。

  山脚下三千多顶行军帐篷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尽头。此刻的帐篷区里,许多流民都在忙着做饭。经过一天的修养,加之几顿饱饭的作用,此时流民们的状态,已经比刚来的时候好上了许多。

  在帐篷区转了一圈,发现并没有流民因昨天的降雪而冻死。沈慕远这才放心,他让车夫停下然后下了爬犁,前去组织人手帮助流民们安扎帐篷。

  这时城外的流民队伍也已经到了这里,他们本就没有什么东西要搬,最多也就是一些破旧的衣物和被褥,所以迁移工作进行的很快。前后不到一个时辰,城外剩下的流民就已经全部搬迁到了这里。在窝棚没有建好之前,帐篷区就是他们的临时住所。

  在沈慕远的组织下,一顶顶帐篷很快便支了起来,那些流民们也都纷纷上前动手帮忙。

  不远处,蓝止玉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这里,她对旁边的亲兵吩咐了几句,然后打马朝着李一飞那边走了过去。她来到雪爬犁旁边,翻身下马,然后坐上了雪爬犁。她稀罕的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东西,一会摸摸这一会摆弄一下那。

  看着她那好奇的模样,李一飞心中疑惑,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过了半晌,蓝止玉才停下手上的动作,转头看向李一飞:“二公子,我来换些旧衣服回去。正好顺便帮帮这些流民。”

  原来如此!李一飞一下明白了过来,她这是打算把手下全部乔装城流民。想到这李一飞点了点头:“蓝统领此计甚妙,一举两得。”

  “还不错!”蓝止玉得意的笑了笑,然后转头去和岳夕颜聊天。

  两人聊了一阵子,一名蓝止玉手下的亲兵走了过来,她向三人行了一礼,然后转头看向蓝止玉:“启禀苗神大人,所有事情都已办妥。”

  “嗯!那你先带着他们回去吧。”蓝止玉和她说了一句,然后看着李一飞:“刚刚那个是我的亲兵,名叫颜清湘,一双苗刀使的极为厉害,三百招以内我拿不下她不。日后若我不在时,二公子有事可以找她。”

  听她这么说,李一飞立刻转头看了一眼已经远去的少女,心中有些好奇,然后又转头看向蓝止玉:“蓝统领,你手下的亲兵每一个都这么厉害吗?”

  蓝止玉知道他对武学方面的事情知之甚少,笑着解释:“二公子,这天下宗师级的高手不过几人而已,一流高手也不过百人。我手下又哪来的那么多高手。刚刚那个是我手下亲兵队长兼斥候大队长,在我所有的手下中,她的武艺已是最好的一个了。”

  两人说话间,那边的饭菜也已经做好。随后便有士卒敲着锣鼓示意大家过去吃饭。

  那一千多新来的流民,一听见那锣鼓声,纷纷转头朝着饭棚那边望去,他们一个个都显得十分的焦急,但碍于旁边那些手持刀剑的士卒,又都不敢擅自行动。不过很快,便有小吏过来带领他们前去排队领饭,这才让流民们的情绪安定了下来。

  眼前这幅景象,让李一飞立刻意识到了许多潜在的问题。随着流民的大量涌入,势必会不可避免的与城内的百姓产生政治、经济、土地上的矛盾。这个必须得提前做准备才行。否则等到事情发生再去解决,城内的百姓与流民之间的关系就再难缓和,到了那时流民就会成为一个不安定的因素。想到这里,李一飞决定等沈慕远忙完,找他再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城内出台一些政策,将这些潜在问题全部解决掉,以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