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十八章,评价

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末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

  “稚圭,你看这小子如何?”富弼站在远处看着沈元和数千将士的互动。

  他和韩琦,张方平虽然把让沈元指挥,可是总是不放心,怕出事,所以三人就在冷风中看了沈元一下午,没想到这小子这般成熟,赏罚有度,而且最清楚士兵们需要什么,虽处在冷风中,几个老年愤青也是热血沸腾,恨不得跟沈元一起冲阵。

  “哈哈哈,我大宋有这样的后辈在,我等还有何愁,只是这小子现在有些疯魔啊,你要兜住,不能让他太过火。”韩琦满意的看着校场上那个直不起腰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和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

  “韩相公,不用了,这次由我来当永康军的监军。”黄内侍自暗处走出来,取出自己的印信给三人查看。

  “你是?陈总管的干儿子?怎么,皇城司如今也要插手朝政了?”韩琦核对过印信也想起来黄内侍的身份,这人当初他在皇城里见过,平日里只是安静地跟在陈庆的后面,没想到如今竟然在蜀中公干。

  “韩相公多虑了,此次蜀中的事有官家下令,蜀中的官员已经糜烂不堪是你们的事,官家让我皇城司来自有其他要事。”黄内侍掏出了赵祯的手令递过去。

  韩琦看完了之后和富弼张方平一番打量,他们这些人曾经都是权力中心的人物,自然知道皇城司下场是什么意思,官家这是对蜀中的官员失去信任了,要安插自己的眼睛,特别是军队调动,必须有皇家的人在才安心。

  此时只能把监军的职责交出去,不然引起朝廷对蜀中的忠诚度有所怀疑,来的就不是皇城司而是禁军了,就算当今圣上再是仁慈也不会允许有人叛乱,而且作为川峡四路负责任的韩琦此时必须下重手,不能有丝毫偏私。

  开封城皇宫里,宰辅和赵祯正在召见王元和,只是看到王元和满脸泥污的走进来时众人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如今的蜀中竟然有势力敢于谋害朝廷命官,而且还是运送弩机图纸的官员。

  “王卿,你受苦了。”赵祯亲自过去把这个狼狈的中年男人扶起来。

  王元和感动的涕泗横流,自己冒着生死大难把秘密带到了开封城总算是对朝廷有了交待。

  “官家,此时不是酬功的时候,蜀中,蜀中怕是要生大乱啊”王元和不顾赵祯的搀扶,跪拜在地上哀求道,他自从被刺杀的时候就知道蜀中必然生乱,自己的妻女和弟子都在蜀中啊。

  “王元和,你担心什么,韩琦已经到了蜀中,蜀中不会出大事。”包拯看着这个夕日盟友的门人此时如此不堪,有些不满的说道,所有宰执也是这个意思,韩琦的能力有目共睹,绝无大事。

  “王卿,起来吧,说说你从蜀中带来的宝贝吧,是什么东西会引得贼人如此觊觎,甚至不惜杀官造反。”赵祯看着王元和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问起了王元和进京的目的。

  王元和此时才谨慎的从官帽里取出已经被汗液沤的金黄的图纸,白色的绢布此时已经全然看不出本来模样了。

  陈庆也不嫌弃,就那样拿着呈给了赵祯,还叫小黄门从后面拿出了实物给赵祯端详。

  众人一阵琢磨也看不出这小小的弓弩有何出奇的地方,只有此时同知枢密院的狄青发现了秘密。

  “诸位同僚,你们难道平时可以自己给弩弓上弦吗?”

  众人才一阵沸腾,对啊,平日里大宋的弩弓要上弦非得有勇力者才行,为何这弩弓连他们这些读书人都能轻易上弦。

  贾朝昌看着狄青问道。

  “汉臣,你是说这弩机能大幅减少士卒的负担,从而使弩机能成为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可是这等精巧的东西,上弦容易必然也会导致威力减小,大量制作也会是一个问题。”

  狄青虽然对贾朝昌有些膈应,可是这人能作为宰执也是其能力出色所致,光这清晰的看法就不是一般官员能有的,耐心的说道。

  “这就要问王知县了,他既然费尽心思把这弩弓拿到京城来,必然不会是鸡肋的东西。”

  王元和这才被人群再次注视,他有些紧张的从鞋底的隔层里再次取出一张图纸,颤巍巍的递上去。

  众人此时有些无奈了,这人谨慎倒是谨慎,只是这老把东西往那些龌龊的地方藏,他倒是保密了,让看的人如何好受,只能捏着鼻子把上面的字画看完,此时众人才重视起来,这大殿里待的都是聪明人,如何看不出其中的奥秘。

  陈执中作为枢密使当即站出来,将作监这些年毫无建树,可其中的工匠一出去就能制作出高水平的武器,这说明必定是官员无能,王元和他要定了,而且沈元这种青年,他也要收到麾下,哪怕他是新党门人,可才十六岁,慢慢熏陶,总有机会收服。

  “官家,所有接触过流水线工艺的官员,小吏,工匠必须全部登记,比起弩机,这装配技艺绝对是堪比和氏璧的东西,王知县识人之明也不可不赏,我看将作监该给他留个位置”

  这边陈执中的话音刚落,却无人注意,只见那边赵祯拿着弩机轻轻扣了一下扳机,旁边挂着的装饰铠甲被射了个对穿,狄青等一班武将眼睛都红了,这东西真是好啊,我一定要拿在手里,所有人都是这般想法。

  殿前都指挥使王旸和亲军步军指挥使曹黼立即上前禀告,都说是这等好兵器一定要优先装备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这样才能更好地保卫陛下。

  西军的代言人狄青也上前争辩,弩机必须先满足边防的需要,一片混乱看的一众文官都惊呆了,什么时候武将有这般勇气敢在御前大闹,把文官放在那里。

  贾朝昌顿时忍不住了,好好的商讨闹成什么样子了,各个都是朝廷重臣,此时为了一件兵器闹得面红耳赤,甚至武将都敢和文官争夺人才,这是违反祖宗家法的,要制止,要打压。

  “众卿家,此事暂且搁置,随后再议。”赵祯一甩袖子就往后朝去了,自己虽然脾气好,可也还是皇帝,被一众臣子吵得脑仁生疼。

  只是还没等赵祯走出大殿就有信使来报,蜀中大乱,恭州等地出现大规模民乱,乌蒙蛮族也有异动,赵祯当即就没站稳,差点一下昏过去,这些逆贼,这些逆贼,真以为他不敢杀人吗?

  朝臣得到这个消息也陷入了沉默,大宋除了京城外只有两个地方乱不得,一个是江南,一个就是蜀中,全国都靠着这两个地方的粮食支撑,若是蜀中生乱,凭陕西的粮草根本不足以支撑西军的消耗。

  皇城司内,陈庆背着手在等着唐巡风和何道人的交代,作为皇家在蜀中的眼睛和触手,十几年间没有发现有人在暗中积蓄粮草和兵器,这事本就很离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推脱的。

  “大人……”唐巡风刚开口就被打断了。

  “自己去领家法,另外唐家堡就地解散吧,能被渗透的组织皇城司不需要,以后就在内监做事,鹿蜀分去一部分人看着沈元,他出了一点事,你们唐家就不用存在了。”

  陈庆无情的宣判了唐家堡的未来,此次的事件让官家意识到了皇城司的无能,为了挽回官家的信心,所以蜀中必须被清洗,所以他把自己干儿子派去了蜀中。

  何道士在一边脸色苍白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自大宋建国就存在的唐家堡今日消失了,青城道门又能好到哪去呢。

  “青城道门以后还是好好修道吧,这次做完,皇城司与你等再无关系。”

  “总管,总管,你不能这样啊,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何道士虽然想要保全青城道门,可是不能这样啊,这样切割完青城道门就算是毁了,与皇城司有联系的人哪能这么退出去了,必然会被清算。

  “哦?你不是一直想要脱离皇城司吗,我遂了你的愿,怎么,你不乐意?”陈庆装作意外的看着何道士,明显是要何道士表态。

  何道士摘下了自己的道冠,低低的伏在地上,心里滴着血。

  “总管,从此以后,青城道门不再独立,永远是皇城司的一份子。”

  “那你的意思是以前不是?”陈庆打定了主意要把何道人好好收拾一番,青城道门打着皇城司的名义在外面闯荡,私底下却总想摆脱,这让他极为不满意。

  “不,以前也是,现在是,以后更是,青城道门永不背叛皇城司。”何道人怕陈庆不相信,亲手交上了青城道门的名册,这上面记载着所有道门弟子的姓名和籍贯。

  陈庆随意翻了几下就丢在一边,招招手让他们出去了,这次把蜀中的力量彻底抓在手里了,不过如何面对这次的叛乱呢,皇城司总要交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