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二十九章 吴、楚庸浦之战

就在楚国为楚共王准备葬礼之时,吴国人不顾天下诸侯共同遵守的“不得讨伐遭受大丧、大灾之国”的国际“战礼”之规定,悍然对楚国发动军事入侵;于是两国爆发了庸浦(安徽无为县南、长江以北)之战。

  原来吴子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昧和季札。吴、晋建交后,寿梦专门聘请了一些晋人担任公子和高级贵族子弟们的老师。但是他的前三个儿子都不喜欢学习那些枯燥无味的繁杂的知识,而更愿意参加格斗训练,更喜欢用暴力制服对手。

  寿梦心中忧虑,他深知吴国人单穿着华夏人的服装皮甲、驾着中原人的战车是远远不够的,国家想要强大,国人就必须受到华夏文明的教化。

  于是季札到了识字的年龄,寿梦就把专门他送到晋人的圈子里去(当时有很多晋国官方或民间人士生活在吴国),为他精选挑选了教师,使他作息学习都遵循晋人的习惯——就这样把他与吴国人隔离开了。

  季札长大后回终于到吴国人中间。吴国人认为晋人一定还给他们了一个假的季札,因为面前的季札从谈吐到行为、从外表到内心都是妥妥的晋国范儿,没有一点像吴国人。

  诸樊兴奋地说:“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被华夏化的吴国人,吴国复兴的希望就在札身上了!”

  季札当时刚刚行完冠礼。他说:“晋国之所以能把华夏诸侯团结在身边,首先是因为晋人遵守周礼,其次才是由于超强的军力。如果仅凭武力就可以成为盟主,赤狄早就统治华夏了。侵略正在遭遇大丧或天灾的国家是违反周礼的,并被诸侯所唾弃。吴国想要融入华夏,首先要与华夏人同好同恶。吴国被华夏人厌恶,必将败于楚国。”

  寿梦于去年去世,诸樊即位。诸樊有着古老荒蛮之国君主的凶暴之心,他得知楚国遭遇大丧,于是说道:“敌国发生凶事是上天对我国的赞助,不把握住机会削弱楚国可是对不起上天。”

  公子大夫们纷纷赞成,只有季札表示反对。他说:“先王开吴国教化,推行周礼,又与华夏诸侯结盟通商,为的就是使吴国摆脱‘句蛮’的形象。趁丧伐国就如同趁火打劫,是被周礼所禁止的,匹夫尚且不齿,何况是国家呢?”

  但是季札毕竟只是极少数具有先进“异端”思想的人,大夫们根本不理解他的说辞,都嘲笑他迂腐,说他年纪轻轻却像个老头子似的瞻前顾后;毕竟楚国几十年来就死了这么一个王,失去这次机会不知道还要等多少年。

  诸樊很快下达了出战的命令,季札一怒之下便离开朝堂。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