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三十章 向城之盟

鲁襄公十四年(BC59)春,吴国使者到晋国去报告伐楚失利的消息。晋悼公于是在向城(今安徽怀远县西四十里)召集了一次盟会,参会的有华夏十三国的君主大夫和吴国人;议题是如何对待吴国的战败,由于讨论涉及到吴国人的利益,晋国人特别要求吴国人作出回避,以免干扰各参会者自由表达意见。

  诸侯们在会场上的态度完全呈现一边倒的态势,人们按照自己的性格、分别对吴国人的行为作出憎恨、鄙视、甚至幸灾乐祸的表示;没有一个人认为吴国值得同情,没有一个人愿意为吴国人报复楚国。

  士匄见事已至此,便把吴使召进来,向他宣布最终结果:“联盟不会对楚国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因为楚国完全没有做出任何损害联盟的事情。”

  吴国人说:“可是,我国受到侵害了啊!”

  士匄的火气突然爆发出来了,他叫道:“夫子真的不明白吗?你们犯了华夏人的大忌了!你们就像一伙强盗闯进某户人家抢劫,但是抢劫不成却被主人打伤。然后就找到那户人家的仇人,请求他们提自己复仇。华夏诸侯虽然是楚国的敌人,但绝不是强盗!所以,夫子还是回去吧!你们已经有了华夏人的战车,却没学会华夏人的战礼。”

  吴使悻悻地退出去了。

  吴国人离开后,晋人又扣押了莒国使者。原来季武子向士匄控告说,莒人受到齐国指使进攻鲁国。士匄向齐国使者询问这件事,齐使说:“不是、不是、不是我们干的。”

  士匄又询问莒使,莒使坚持说没受任何人指使。但是有人揭发说楚国曾派密使到过莒国,结果士匄就以“有通楚嫌疑”的罪名把莒使关起来了。

  晋人接下来又打算拘捕戎子驹支。原来但凡晋侯出席盟会,姜氏戎的首领都要亲自率领军队随同出行,诸侯们开会时他也在场;但是姜戎子因为地位太低,又是戎人,所以没有资格参加歃血仪式。

  莒国使者被囚禁后为了将功赎罪,把一些主观臆测、道听途说来的东西当成“确凿消息”提供给晋国人,其中就包括晋国即将伐秦的情报。士匄深感震惊,因为伐秦的机密只有晋国的君主卿士和极少数大夫知道,而且从来没有对外公布过。士匄从关押莒人的地点出来,他感觉他遇到的每一个外国人看他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