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九十九章 钟离之战(三)

沈尹戌听说此事后发表了一番评论:“子常(囊瓦之字)必会使郢都亡于敌军之手!他如果不能保卫国家,加高城墙又有什么用处呢?在古代,天子的守卫在四方蛮夷,所以不需要城墙;天子失势以后,蛮夷皆叛,守卫在诸侯之国。诸侯有道,守卫在于四邻;诸侯失势,只好坚守四境。谨慎地守卫四境,结好盟国,以为支援;如此一来农民就可以放心耕种,商人可以自由交易,各行各业安居乐业。民众没有内忧外患,修建城墙由什么用?

  “如今因为惧怕吴国而加固郢都,格局就更小了,甚至都不如‘失势’了!都城能不沦陷吗?当年梁伯在宫外挖掘沟洫而民溃散(后被秦穆公灭国),国民抛弃当权者,国家不亡还等什么?

  “君王如果能做到薄敛赋税、亲附人民、发展农业、规范吏治、加强练兵、惩罚犯罪、结好邻国、以礼治国,以防备外敌入侵,又有什么可以畏惧的?《诗》说:‘无念尔祖,聿修厥德。’从若敖、蚡冒到武王、文王,楚国面积方圆不过百里,先君慎守四境,犹不加固郢城。如今国土数千里,却修建城墙,想要以此防御外敌,不是太难了吗?”

  沈尹戌年少的儿子沈诸梁(未来的叶公子高)问:“那么现任令尹子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能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吗?”

  沈尹戌说:“不能,子常外表忠善,内心贪恨,才干平平,心无社稷。他的继任不过是由于蒙受先大夫子囊的余荫及各大氏族斗争调和的结果,如此也反应出君王的无能。君王无能而又不停地乱作为,楚国焉能不败?我们要做好迎接全面战争的准备了!”

  鲁昭公二十四年七月某日,楚平王在众大臣的陪伴下登上新筑的城楼,沿着墙道巡视一周;他感到十分满意,禁不住夸奖了子常几句,大夫们则开始不停地奉承子常;子常连称这些都是楚平王的功劳,大夫们又转而不停地阿谀楚平王。

  众人此时聚集在南面的城墙上,城外五里之处便是浩荡东流的长江和一座叫做“渚宫”的行宫。紧邻行宫便是楚国的军港,军港内整齐的排列着数十艘水师战船。

  囊瓦见楚平王正在兴头上,于是说道:“我国有战无不胜的军队,坚不可摧的城墙,天下还有哪个国家敢与大楚为敌?但是钟离之仇还没有报,我王为什么不率领水师寻略吴国的大江国土呢?吴国人见我水师雄壮必然大恐,以后必不敢进犯我大楚疆域!”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