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二十八章 想要被灭国么?

朝廷的财政拨款就别想了,德宗不但没钱帮衬,剑南道还得上缴赋税。另外,为博取皇帝信任,韦皋还得给李适上缴零花钱。

  如此巨量的消耗,蜀地经济不但没垮掉,反而蒸蒸日上成了唐朝的支柱。这就不能不说韦皋的能力超群了。

  为保持吃饭问题,韦皋先是在蜀地狂修了一遍水利设施,而后又对内附诸蛮给田、给牛,帮其安家耕种,扩充农业人口。

  同时,茶、麻、蜀锦、造纸等拳头产品,都得到了飞速发展,闻名遐迩的“薛涛笺”,便是此时期蜀地手工业的代表作。

  另一个“核武器”级的物资——蜀盐,也被韦皋牢牢捏在手里。

  四川自古便是产盐之地,唐蕃南诏曾为争夺昆明城(四川盐源)的盐业资源,打得头破血流。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吐蕃从唐朝手中夺取昆明城,但吐蕃制盐技术相对较差。

  贞元十年(794年),南诏驱逐吐蕃收昆明城,开始以汉法制盐。

  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麾下的西川唐军,再次从吐蕃手中复夺。

  韦皋手里的蜀盐,不但提供了巨量的赋税收入,还成了拉拢诸羌的战略武器。“每有来附,辄以盐米相赏。不驯,则以盐茶控之。”

  蜀地物资产量颇丰,还得能运出去,才能换成养兵的小钱钱。

  为此,韦皋先以军事手段拿下重镇巂州(四川西昌),打通了蜀、滇两地的交通。

  而后,又发挥基建狂魔的祖传基因,广征民夫在难于上青天的蜀地狂修道路。

  韦皋“开路置驿”的措施,吸引了各地商旅,以西川为中心,进行货物流转。

  茶、绢、麻、布、锦、药材、食盐等商品,在吐蕃截断丝绸之路后,形成了经川滇至印度的新丝路南线。

  西川商业的极度繁荣,将成都提升为唐代最繁华的商业都会之一,有“扬一益二”之称。

  繁荣的商业,给蜀地带来了庞大的税收。

  德宗朝实行的两税法,讲究“量出以制入”,以减轻百姓负担。

  但韦皋治蜀期间,却在正税之外又加税,并专门对茶商课茶税。

  即便如此,成都的市场面积依旧爆炸式的增长,以至于为应对需求,韦皋不得不剑走偏锋,释放土地资源。

  “太尉中书令南康王韦皋节制成都,于万里桥隔江创置新南市,发掘坟墓,开拓通街,水之南岸,人逾万户,宏丽为一时之盛。”

  正是凭借两手都硬的治蜀策略,韦皋在任21年间,蜀地从战乱频仍之地,转变为人心安定之所,成为唐后期仅次于江南的第二财政支柱。

  因此,在《唐国史补》中评价其功: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