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十一章 迷雾重重

时嵬回过话,“我让我哥哥难过了很多次,当下我入了六学,师兄们于我而言也像是兄长一般亲近,我不想让任何一个师兄难过。”

  见她眼圈红了,元幕胳膊肘重重戳了赵青棋一回,“说这些屁话做什么。”

  “近来正是雌蟹脂肥黄足的时节,再过一个月的雄蟹,也不及如今半只雌蟹,九月团脐十月尖,老话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季伏微悄悄挪开话题,持蟹钳刨开了螃蟹。

  道,“你那样剥蟹,怕是只能吃个味道。”

  把手中收拾出来的蟹肉和蟹黄都堆在了碗里。

  元幕帮他递给了时嵬,“吃吧,刚才不是就喊着饿了。”

  赵青棋补救说,“醋醋,再吃片这个。”他把紫苏叶子包烩肉夹给她,“蟹肉寒,紫苏温,消了寒凉。”

  ……

  季伏微为几人斟酒,“今日可胜,皆是诸位功劳。”

  “季斋长,你就不要说这样的客套话了!”赵青棋难受,谁不知道他出风头出了个满场红。

  “说的哪句话都不中听,不如直接饮酒。”元幕直冲他。

  季伏微默然一笑。

  “那,向诸位请酒。”他端起酒盏。

  “哎,醋醋就别喝了,上回吐成那副鬼样,这回要是喝醉了吐一地,我们几个可不背你回去。”

  时嵬说,“那小弟就以茶敬酒。”

  吃食垫了底,几个人酒量也佳,饮了一壶醉清秋也未见红了脸。

  “醋醋,援衣假前还有一场公试对吧?”

  “听说还要考一些《道德经》,你记了什么笔记吗?”

  “《道德经》?我只会默诵,不懂其中奥秘,可是这些时候我们只上了一次有关这个的课,要说谈论得多的,应该是《易》。”

  季伏微说了句,“这次公试就算要考《道德经》,也只是浅析,不求深解。”

  “浅析,上一次也说浅析《孝经》,结果考得很难,师兄们为什么都不觉吃力,难道是我的脑子实在太笨?”

  “不是你脑子愚笨,是斋长大人太过出挑,哦,对了,斋长,你们国子学两个月前就对儒道易、道道易、佛道易进行了经义私试,你得了全部的生点吗?”赵青棋问道。

  “我……”按照平时他会一口应下,可面前时嵬瞪大水汪汪的眼睛质疑着看他。

  “拿了差不多的生点。”他偏倚些话。

  “那就是还不错,斋长说说你们都在学什么,国子学是不是都上最难听懂的那种课?”时嵬好奇。

  “嗯——也不算是。”

  他耐心地和她说起来,“就拿方才赵眉仁所说的三经交互的课程,儒家大多表现进取精神,道家学说则有一种退守本心的想法,而许多时候看似矛盾的两者皆可放于一同思考,例如达则兼善天下,这便是儒家的思考,后半句穷则独善其身,这又有几分道家的意味,所以你看儒道交融也不是难以理解。”他以浅入深向她解释。

  时嵬长长的哦一声,“美人师兄还说了什么佛道易,牵扯到佛学应该很深奥是不是?”

  “六学的佛经义,实则多了些中原的禅意。”元幕说。

  季伏微点头,“确实如此,《易》学中的佛学易事实上是一种禅易。”

  “《易》乃群经之首,便是这辈子熬白了须发也难以参透其中三二。”赵青棋叹息。

  时嵬把话引到明若离头上,“上一次课结,未闻兄拿了一本《周易象解》,都能看懂吗?”

  明若离忽抬头见四人都盯着自己,缓缓放下手中酒杯,“嗯。”

  “老实说,未闻兄可以入学私试比我多两个生点,我怀疑是满生点就那么多,不然他还得比我多得多。”

  时嵬坐了会儿,见几人还要吃酒,说了句,“我想去刚才来的甜水巷南街的四圣庙看杂技。”

  “那岭云和眉仁未闻就留下多吃些酒,我陪着他去一趟。”

  时嵬说不必,“我就去看一眼,不用旁人陪着我。”

  “晚间路黑,潜鳞馆这边你从未来过。”

  “斋长,我不是路痴。”

  元幕哑然,头一天就在四门学摸迷路的那个好像不是她一样。

  “真的不用斋长陪我,等你们吃好酒,我也看完杂技了,反正我在这里又不吃酒。”

  “未闻正要出去解手,就顺路和她一起去四圣庙那边走走。”明若离道。

  “也好,只是不要在外耽搁久了。”

  “行,那我们出去了。”时嵬起身道。

  明若离拱手向师兄们行礼,委身慢慢退出厢房。

  待他们走远,元幕开口说,“难怪你坚持要把明若离也带出来。”

  连赵青棋都看出了些端倪,“明若离这个人,行踪诡异,明明不擅与人交谈,可只要醋醋在的地方,他几乎都在,华林他却没有去,这是为何?”

  “他的功夫远在我之上。”元幕总结,“我在博士时论课后试探此人,发觉他的招数并非六学中所教授的拳法剑招,那些东西支撑不住他的武功,况且他不止有外武,更有内功。”

  化解招数之时,明若离三两拨千金般的内力让他大开眼界,若不是他当即放手,雨伞便被元幕击成几瓣,如此也可见明若离为人谨慎,不在意输赢,他并不想引人注意。

  赵青棋担忧,“你受的伤不会就是他做的吧?”

  “和他无关。”元幕道。腰后作痛,那双凤眸自他眼前一闪而过,可惜蒙了面,不然他非要看清楚是良渚的哪家武奴。

  “你何时受了伤?”季伏微问道。

  “不过是旧事,不值得一提。”问他道,“依你看,明若离此人如何?”

  季伏微将酒杯转了个圈,杯中酒未洒出一滴,“尚难猜测。”

  “你查到他的出身了吗?”元幕又问赵青棋。

  “没有,只是简单的生员行艺册上记录的几行,并无其他异常。”

  “果然蹊跷。”

  “罢了,以后再论他,我们说正事。”季伏微道。

  “季斋长,你从右学宫那里带回了什么消息?”元幕先探他的口风,不忙泄露自己的底牌。

  季伏微看穿这点并未计较,“右学宫后面冷水下,溺死的是执事大人的生徒郭泰,郭施哲,华林的一位执事司礼。”

  执事大人在郭大人尸首旁召见他。

  季伏微对他说,命案应该交给廷尉司的人去办,他只是小小六学生员,无能为力。

  执事大人说,并非什么要案,只是郭大人吃了酒浑身发热,想到水边洗把脸,一不当心溺死在了水中。

  他知道这位老者有大智慧,只是不明他为何有这番说辞,看湿泥边挣扎痕迹便知不是如此。

  “我不用你帮我查什么凶手,根本不存在的人,查了有什么用。”

  “弟子不知先生要什么?”

  “是我这小徒,身上带着个小东西,下水前可能放在了岸上,不知被谁拿走了,老夫想伏微在这六学中也颇有名气,帮着去询寻东西的下落,也不是难事?”

  他在打哑谜,季伏微顺着话说,“找一件东西不难,却不知先生要弟子找什么?”

  “一张纸,纸上有几个人的身份。”

  季伏微弯腰行礼,“恕弟子无能为力。”

  “你是怕给季家带来麻烦?”

  季伏微不语。

  “你且去和你爹爹说,看他同意不同意。”

  季伏微的父亲年轻时也是六学生员,执事大人那时候正是他的直讲。

  华林回来后,他半道回了趟家中,对父亲说了后,父亲捻须只道,“既长者开口,你们做弟子的,如何可说无能为力?”

  “然,父亲大人,儿子实在不知丢失了何物?”

  “东西跑不远,就藏在六学里。”父亲这样说。

  季伏微不明,正要深问,被父亲训斥,“你的同舍生们还在路间等你,不要让他们久等。”

  “是,父亲大人。”

  元幕听他说完那人是谁,接着道,“我亲眼所见,尸体上半身溺入水中,身后有一人匆忙跑走。”

  “可看见了模样?”赵青棋问道。

  “看清楚了,若是再见,我定能一眼认出。”

  “也就是说,执事大人的爱徒被杀,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郭施哲身上被拿走的纸篇。”赵青棋一拍桌子说道。

  “既然是名单,会是什么名单?”季伏微自言自语。

  “你呢?你那是拿到了什么?”元幕问赵青棋。

  “就是这个。”赵青棋从怀中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