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八章 袖珍美人

撤往西华的途中,王旭碰到了追赶过来的高顺。

  从高顺的口中,他得知褚飞燕并没有死,因为褚飞燕在即将不敌的时候,碰巧有几员逃散的黄巾小将经过,几人合力之下,高顺也没有办法,只能是眼睁睁看着他们逃走。

  为此高顺很是惭愧,觉得有些对不起王旭的信任,但王旭哪里会在意,反倒是宽慰了他一番,可惜高顺那性子却是一根筋到底,始终有些耿耿于怀……

  次日清晨,皇甫嵩下令大军停止追击,西华之战顺利结束。

  朝廷大军一战功成,斩杀两万余人,俘虏四万余人,余众溃散。

  汝南与陈国两郡的黄巾军几乎被连根拔除,主帅彭脱等核心将领全部殒命,战果极其丰硕。

  皇甫嵩一面让大军驻守西华休整,一面也火速派人去洛阳报捷,静待新的命令。

  王旭随之空闲下来,除了完成对麾下将士的承诺,陪着他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其余时间都带着徐淑在西华城内转悠,再不然就是到城外欣赏秀丽的美景,或日出,或日落,或朝霞,或晚光……

  两人在西华周边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

  平静的日子并没能持续太长,大军进驻西华的第十天,朝廷的消息快马传来。

  由于皇甫嵩把大胜的主要功劳都推到朱儁成功奔袭西华身上,所以身为副帅的朱儁被进封为西乡侯,迁镇贼中郎将,而其他将领则是战功累计,战后一并论功行赏。

  与此同时,朝廷传来的各地战况也仍旧很严峻。

  新任南阳太守秦颉在斩杀张曼成后,始终没能彻底剿灭南阳黄巾,贼军很快又以赵弘为帅,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再次占领宛城,而马元义和卜己等人则在东郡集结起兖州东部的黄巾贼,发起对东郡的猛攻,致使东郡陷落了近乎一半,目前黄巾贼正修整备战,意欲攻打郡府濮阳。

  东郡太守桥瑁据城坚守,连续三次向朝廷递送八百里加急,请求朝廷派兵增援。

  针对这种严峻的形势,皇甫嵩和朱儁在召集众将紧急商议过后,决定由朱儁带三万人奔赴荆州南阳,汇合荆州刺史徐璆和南阳太守秦颉的两部兵马共同剿灭南阳黄巾,而皇甫嵩则带领其余人马火速驰援东郡。

  命令下达,众将再度陷入紧张的战前准备,而粮草不足的问题也再次凸显,由于西华城内的粮草军械并不是特别多,这次不但要分成两份,而且皇甫嵩还要赶往较远的东郡作战,根本就不够分。

  祸不单行……

  正当众将为粮食发愁的时候,荆州方面也传来消息:因为南阳黄巾又起,发展迅猛,现在已经无力抽调大批士卒押送粮草过来。

  长水校尉赵玹也传来了请罪书,说他目前还仅仅只筹集到能供给大军食用三天的粮食。

  这接二连三的坏消息可是把皇甫嵩弄得焦头烂额,考虑到东郡的形势不等人,无奈之下也只有传令赵玹不用继续筹集,有多少就带多少,先一步赶往陈留郡的扶沟县等着与大军汇合,同时派遣快骑传令沿途郡府官员,严令他们尽可能筹集粮草军械来供大军使用,并且定下了最低标准。

  事实上,军中众将都知道这些手段很不可靠,目前黄巾未平,各郡府损失大小不一,时间上又仓促,完全指望沿途郡府临时征集的粮草来供给军队,那无异于是听天由命。

  至于朝廷中央给予的供给,还早着呢……

  这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没有击垮皇甫嵩,他不但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驰援东郡的事宜,还让朱儁带着三万人马和足够的粮草军械先去救援荆州南阳,保证南阳那边不出差错,转而把粮草的压力独自承担起来。

  众将都为他的这个决断感到钦佩,朱儁带走了足够的粮食,皇甫嵩手里剩下的粮食就更少,驰援东郡的任务若是失败,那他就要担责,这种风险谁能想不到,可皇甫嵩为了大局,还真就这么做了,谁能不服。

  即便是王旭也打从心底里尊敬他。

  这真是个不惜己身,全心全意为大汉付出一切的名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儁大军离开西华的第二天,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竟然得到彻底解决。

  因为豫州刺史王允突然押送着大批粮草辎重赶到西华……

  从城墙上远远看到那绵延的车队,皇甫嵩真是罕有地失态,近乎是小跑着率领众将出城迎接,隔得老远便大声喊说:“子师,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神采飞扬的王允迎面走来,面带微笑,轻轻拱手。

  “前些日子有消息报来,说是赵玹在颍川等地四处收集粮草,我就推测是大军的粮食出了问题,赶着筹集粮食过来增援,只是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神武,短短数日就彻底击破黄巾大军,着实令人拜服。”

  皇甫嵩大笑摇头:“子师何出此言,这天下各州的黄巾贼,唯独你豫州镇压最为得力,我们都是落于你身后了!”

  听到这般夸奖,王允脸上隐有些自豪,但嘴上却是非常客气地回说:“哪里!我们豫州的匪患不过是一般散卒罢了,哪里能跟黄巾主力相提并论?”

  “行了!行了!你我都不要再客套,还是进城再说!”

  皇甫嵩热情地上前拉着王允,意欲携手进城,没想王允身后突然冒出个小女孩,可是把皇甫嵩给惊着了。

  那粉嫩的俏脸犹如吹弹可破,长长的睫毛微微上弯,明亮的眼睛让人感觉隐有水雾,圆润小巧的琼鼻,殷桃般红嫩的嘴唇,活脱脱就是个瓷娃娃般的小美人。

  此刻她睁着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众人,神色极度可爱,就连这些厮杀无数的将领也是打从心底里升起一股单纯的疼爱之意,彷如就是面对自己的女儿一般。

  回过神来的皇甫嵩细细打量片刻,惊奇地叹道:“好生标致的女娃,以后肯定是位倾国倾城的奇美女子!”

  王允目光柔和地看了看拉着自己衣角的小女孩,轻声笑道:“我在来西华的路上曾遇到山贼,救下一支逃难的民众。可惜我赶到的时候已经死了不少人,这孩子的父母也在混乱中身受重伤,她也是被她父亲遮掩在身下,方才幸免遇难。

  按她父亲死前所说,他们是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人,因为北方匈奴趁着黄巾肆虐而南侵,所以亲属都惨遭屠戮,一家人为了避祸而被迫南迁,辗转之下来到豫州,却又遇到恶匪……哎!实在有些可怜!”

  王允略有些伤感,右手轻抚着小女孩的头,再次叹道:“天下百姓的苦痛都是我们这些人无能所致,所以我就答应了她的父亲,决定收养她为义女,而且看她生得秀丽,聪慧知礼,我还打算过两年送她到宫中做女官,也算是不负所托!”

  听闻这些事情,众将叹息不已,怜惜地看向那可爱的小女孩。

  反而是王旭大为惊讶。

  王允的义女?并州五原郡人?怎么觉得好熟?

  嘴里喋喋念叨几遍,他的脑袋里灵光一闪,瞬间就张大了嘴巴。

  天啊!该不会是……

  他再也忍不住了,跨前几步问说:“王刺史,不知这女孩怎么称呼?”

  王允疑惑地望了过来。

  皇甫嵩连忙笑着介绍:“子师,这位少年就是山阳王旭,本是王公……”

  没等他说完,王允已是大笑出声,朗声打断:“义真无须多做介绍,他就是最近横空出世的那位少年英杰王旭,我可是早有耳闻。”

  说着他也不等皇甫嵩接话,便又转过头来对着王旭笑道:“当年王公对我可是有救命之恩,你既然是王公的后人,又与我是本家,今后我们可要多加亲近走动才好。”

  王旭微笑拱手:“那以后就有劳刺史大人关照了。”

  说完他也不想跟王允继续客套,再度问说:“不知王刺史新收的这位义女究竟叫什么名字?”

  “她叫任红昌。”王允微笑回应。

  刹那间,王旭的心“砰砰”直跳,再次认真打量这个小女孩。

  果然没错……

  任红昌,任红昌!!

  她就是王允那个名震千古的义女,任红昌!

  或者说,她以后叫做貂蝉……

  结合刚才王允的话,想必她就是之后被王允送往了宫中,成为执掌朝臣顶戴“貂蝉冠”的女官,从而改名为貂蝉,直至十常侍祸乱宫廷,她才又悄悄回到王允身边。

  史上对于貂蝉有很多种说法,但不管如何,王旭终于见到了这位流传后世的四大美人之一。

  他看着眼前这个睁着大眼睛望向自己的纯洁女孩儿,想到对方以后悲惨的命运,心里也有种深深的疼惜!

  不过他这一连窜的举动却是让众将有些不明所以。

  王允奇怪地看了他许久,眼睛突然眯起来,微笑着锊了锊胡须,随即又意味深长地与皇甫嵩对望一眼,这才笑着开口:“王旭,你年龄只比小女痴长四岁,观你神色似乎很喜欢小女,如果你不介意她的出身,我倒是可以做个主,先定下亲事,把她许配给你,虽然不能成为正妻,但也可以纳为妾室,你的前程不可限量,只要将来能善待她,对她来说也是个好的归宿。”

  王旭直接懵了,隔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失声惊呼:“王刺使要把她许配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