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41章 文斗胜出

“臣,黎山拜见陛下。”

  经受不住君轲眼神和董毅那一脚的黎平山走出队列对着皇帝一拜说道。

  “这位爱卿即身位文官,那就让众位卿家替朕检验检验黎爱卿的本事吧!”

  皇帝老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知道黎平山是医师,还是故意向着太子一脉,居然这样说道。

  “父皇,这黎先生乃是一名医师,由文官考核,怕是,不妥吧?”

  四皇子君轲还是很给力的,这个时候居然站出来为黎平山说话。

  “轲儿,你既然称呼她先生,想必这位黎先生也不仅仅只是医术了得吧!就让众位卿家替你我检验一番吧!”

  听到皇帝老儿的这句话,君轲也只能干着急而不敢继续反驳了。

  黎平山倒是无所谓,你考就考呗,小爷我可是经历过那么多场考试的人。

  害怕你这区区一点儿考核不成?

  “臣,国子监学士,礼部议员龚伟明愿意替陛下试一试黎先生的水平。”

  黎平山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出来挑战自己了。

  “龚大人?请问您打算怎么试在下的水平?”

  黎平山不想被动受敌,只好选择出动出击。

  “在下最近正好在研究儒学经典论语中卫灵公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这一句想必黎先生也知道吧!在下觉得,做人有过错而不改正,才是真的过错这种解释还不完整,知道先生可有什么高见先讲一讲看。”

  一听到这话,黎平山心中一喜,你说你老小子说什么不好,非要跟我讲论语。

  你不知道天国小孩儿从小学习论语吗?再加上自己家里有个儒学迷的爷爷,这论语,小意思。

  “咳咳,那在下就献丑了。”黎平山也是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一拜开始说道。

  “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在下确实对此有别的看法,其一,这个过错,得看是什么过错,是小过,还是大过。”

  “是故意的犯的过错还是无意犯的过错。是好的过错还是不好的过错,这最后的结果和影响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只是每天都会犯一个小错,每天都上了厕所忘了洗手。”

  “那么请问这个小的过错一直不改,算不算是真的过错?我觉得算。毕竟就算是小错,但是你上厕所不洗手不仅恶心自己还恶心别人。”

  “那如果是大过呢?杀了人不悔改,还要继续杀,但是所杀之人皆为恶者,那么这种过错一直不改是否可以被原谅呢?”

  “还有,因为手脚不便导致每次都会把饭掉到地上,但是又没有亲人儿女喂养的孤寡老人一直犯这个错,是不是真的错呢?”

  “是错,但是错不在孤寡老人,错在为官执政者没有照顾到老人,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如果没人照顾那谁会放心自己的儿子去参军,去保家卫国呢?”

  “在下的见解就这么点,也不知能否入得各位法眼。”

  黎平山说完以后,就把手背了起来,然后站在那里看着龚伟明。

  “这,这,这,先生高才,竟以一句话就能引申出治国之理,在下佩服,佩服,甘拜下风啊!”

  那龚伟明也是一个敞亮人,并没有继续胡搅蛮缠,而是干脆利落的认输了。

  黎平山的这一番言论,不仅是周围的文官都被惊讶到了,就连那大周帝王都有点吃惊了。

  就在黎平山以为自己的一番言论就可以镇住整个朝堂了,没想到前方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黎先生大才,鄙人也想与黎先生论道一番。”

  话音落完以后,黎平山才看到,是一名老者,仙风道骨,一头银发格外的精神,身上着的,也是红袍。

  “陛下,这,这不公平,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国子监祭酒,当朝少傅,另一个却是籍籍无名之辈,怎么,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听声音,这一次居然是董毅主动的站了出来替自己说话,看来还是怕自己吃亏了呀。

  不过这个国子监祭酒,不就是国子监的校长么?还有少傅,皇子们的老师,的确是德高望重呀!

  黎平山想着想着就觉得不对劲儿了,当初董毅带自己去见四皇子的时候通报的不就国子监祭酒之子董毅么?

  合着,这位是您亲爹呀,您是觉得我斗不过您亲爹还是怕我把您老爹给干趴下咯!

  一想到这儿,黎平山那倔脾气就上来了。

  “陛下,臣觉得,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先,臣愿意一试。”

  听到黎平山这么一说,满朝文武都惊呆了,这小子是个什么鬼哟!

  还闻道不分先后,达者为先,这可是当朝国子监祭酒,太子少傅诶。

  就这些文官里面,有多少不是这董仲颍的学生的。

  就是那些武将也都知道,这个老头子很麻烦,很不好对付。

  而且这老头儿还是一名真资格的儒道宗师,距离那儒道圣人也就只有一步而已。

  “哈哈,既然两位爱卿都有此意,那两位就开始你们的比试吧!”

  听到这皇帝陛下都这样说了,下面的群臣也都不敢在多逼逼了。

  “老头子略长你几,几十岁,就把这个出题的机会让给你,不然等会儿你输了,说老头子欺负你。”

  黎平山也是没想到这老头儿差点儿还想无耻一把,你要真长我几岁,那你这长得也太着急了吧!

  “行,小子也再推让了,那就请老先生解释一下,《春秋繁露》中提到的五常当中的信。”

  黎平山也是觉得这董仲颍的名字和董仲舒太像了,所以就想出个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来考考董仲颍。

  董仲颍听到黎平山的这个问题以后,立马就重视了起来。

  现在这里不仅有当朝帝王更是有着未来帝国的帝王,一旦这个信字没有解释好,那可就不好办了。

  “信,指的是诚信,信任。五常之中,唯信是很难表现的,毕竟他不像其他四常一样容易表现出来。”

  “信可以是一时的,也可以是永恒不变的,君对臣,臣对君的信,父与子的信,夫与妻的信都是不一样的。”

  “君臣之信利乎国家社稷,只有臣信君,君信臣才能君臣一心。”

  “信,牵扯到人心的变化,实难讲的清楚的,唉,这一场,你,赢了。”

对于儒家,说实话在下并不是精通,所以对于论语方面有些解释大家如果不满意,希望能多多包涵一下!就当是看乐子吧!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