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十一章 马政风起

五大王朱尚灴没有想到,自己的舅舅竟然会说出舅母以及他的两个孩子,早已不在人世。

  沉默了片刻,眼眶红润,眼泪汪汪的朱尚灴对周军说了一句节哀后,便转身离开。

  离开之际,朱尚灴停住脚步,背对着周军说道:

  “侄儿只有一个舅舅,舅舅别在做让侄儿两难之事。”

  周军听后,呆立当场。

  见朱尚灴的越走越远,背影就快消失在眼前,周军突然咬着牙跪地开口,大声呼唤起朱尚灴来。

  “启禀五大王,草民周军,有事禀报。”

  走回来的朱尚灴,脸庞上挂着泪水,伸手拉起对周军道:

  “舅舅快快请起。”

  周军没有起身,而是朝着朱尚灴一拜,说道:“草民有罪,草民欺骗了五大王,草民的妻子和孩子,皆在北平。”

  秦王府外

  受朱尚炳王命,前往陇右,河西建立马政的王府副总管陈公公,紧赶慢赶还是与大王朱尚炳擦肩而过。

  听闻朱尚炳离开西安去往少林,陈公公询问了一番缘由,便前往长史府交接王命。

  毕竟,朱尚炳虽然在大力提拔监士的权利。

  但秦王长史府,始终是王府的管理机构。

  长史府中,面对风尘仆仆归来的陈公公,长史赵全很是客气的从陈公公手中接过西北马政的资料,并开口询问。

  “陈公公此行可有收获?”

  陈公公面对赵全,很是尊重。

  虽然他与魏公公的职位等级,与赵全相等,但他和魏公公只是王府内容的大管家,而赵全则是整个陕西的大管家。

  陈公公摇摇头,答非所问的说道:“赵长史,边境走私越发猖獗了。”

  “哦!”

  赵全眉头一皱。

  秦王府可是公开了,西北严禁走私的公文的。

  “敢问陈公公,可有证据。”

  赵全对于违背朱尚炳王命之人,自然是不会客气。

  但是,也不会因为陈公公的一面之词就下达命令。

  “自是有的。”

  陈公公之所以晚回西安,就是因为他在收集卫所指挥使们走私的证据。

  从怀中摸出一份厚厚的册子,陈公公递给赵全,说道:“赵长史,这上面记录了参与走私的卫所,以及指挥使,千户,百户。”

  赵全连忙接过翻看,当赵全看到第一行时,心中的怒火顿时平定。

  看完陈公公提供的这本详细记录,赵全不由在内心称赞一声陈公公做事之细心。

  合上册子,赵全递回给陈公公,说道:“陈公公离开西安后,大王下令严禁走私,那是因为走事宜私全部由王府负责。”

  “哦!”

  “杂家这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陈公公听后不由苦笑。

  他没有想到,他为此付出极大代价才收集到的情报,竟然是大王下的命令。

  “陈公公切莫妄自菲薄。”

  赵全听了陈公公的自嘲,立即开口安慰起来。

  “我等为王府臣子,为大王分忧是本分,而陈公公忠于大王之心,天地日月可鉴。”

  陈公公没有言语,只是点点头,将话题转移回马政上面。

  “赵长史,我西北战马在杂家去往陇右后了解到,之前战马数量不足,乃是大量流入了中原和南方。”

  赵全听后不免点头,回答:“看来大王与我等猜测不错。”

  是的。

  西北没有战马,最大的原因绝对不是战马不被重视。

  “陈公公可曾详细调查否?”

  陈公公点头,他连走私一事都十分上心,何况还是他的本职战马。

  “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儒家。”

  陈公公这次没有摸出册子,而是对赵全说了这样一句话。

  对于陈公公的做法,赵全自然是心中清楚。

  毕竟陈公公提起了儒家,而他同样是出身儒家的秦王府长史。

  “老话说,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他们……”

  “唉!”

  陈公公怒声道:“赵长史无需为了某些心怀叵测之人感叹,他们的做法,可谓天地不容。”

  “他们不仅仅是消减我秦王府的实力,更是在挖我大明千秋伟业的根基。”

  这是陈公公的个人认为。

  因为在陈公公看来,秦王府镇守的西北是广阔天地。

  秦王府的将士,要是缺少战马,故而能让秦王府实力下降。

  毕竟骑兵与步兵的区别,还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秦王府可是镇守西北啊!

  如此广大的西北,没有骑兵,如何震慑三面那些不服王化的潜在敌人。

  当然,虽然大王有神龙护体,为战神重生,不惧一切。

  但,陈公公只是就事论事。

  陈公公将战马一事,升到千秋伟业的高度后,长史赵全只能沉默。

  陈公公见赵全沉默,心领神会,他起身从怀中又摸出一份册子递给赵全。

  “赵长史,这是杂家奉王命建立马政的案档。”

  等赵全接过后,陈公公随即告辞。

  送走陈公公后,赵全翻看着马政的档案,不由口中叹息一声。

  “风雨欲来啊!”

  战马一事牵扯出了儒家,赵全便能肯定,又会掀起一次高吟事变。

  “当初,大王可是连布政使也是说杀就杀,难道你们真不知大王刀利否?”

  赵全摇着头,为那些即将失去生命的同门惋惜不已。

  对于落在朱尚炳手中之人,赵全一点都不看好还能全身而退。

  因为即便是天涯海角,以朱尚炳弑杀的性格,也是在劫难逃。

  赵全有这样的想法,一是当初王府开府时的高吟事变。

  二,便是吴候之妻陨命了。

  作为王府长史,赵全能接触的消息可不少。

  即便不是他故意打听,但有些消息总会不经意间让他入目。

  特别是蒲城郡主回归西安后,吴候之妻的暴毙一事。

  作为秦王府长史,赵全哪里不明白,朱尚炳这是睚眦必报。

  “来人。”

  放下手中的马政档案,赵全对着门外大声喊到。

  “大人请吩咐。”

  一个侍卫半跪在赵全面前。

  赵全示意他起身,随即坐到书案上提笔书写起来。

  写完一封信件,赵全搁笔。

  想了想,赵全一咬牙,再次提笔写另外一封信件。

  待两封书信完毕,赵全封好书信走到侍卫的面前,举起左手上拿着的信件对侍卫道:“这是送给大王的。”

  侍卫点头。

  赵全又凝重道:“这是送往南京的。”

  侍卫听后大惊失色,连忙开口:“大人……”

  赵全一挥手,怒声打断侍卫:“无需多言,你按本官命令执行即可。”

  “遵命。”

  对于侍卫要说什么,赵全哪里不知道,这侍卫可是跟了他十年的亲信。

  “此事事关重大,即便你身死,在身死前,也要将信件销毁,决不能落入第三人之手。”

  最后,赵全无情的对侍卫下了一个决死的命令。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