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三六九 陇山高处愁西望(三)

  “老仙长好身手。”朱慈烺由衷赞道。他见识了闵展炼的功夫,才知道武家一脉代代有传。只不过是上阵杀敌留下的诀窍,并非后世小说家想象得飞檐走壁、行侠仗义。

  如今见了这老道人,养生有术,身形矫健,肯定也是有来头的。

  闵子若却是如临大敌的模样,与那老道云淡风轻一比,已然落了下风。

  “贫道郭静中,见过官人。”那道士微微欠身,算是行礼。

  朱慈烺微微仰首,哦了一声,道:“原来是还阳先生。”

  郭静中面露诧异之色,道:“官人听闻过贫道贱号?”

  “呵呵,”朱慈烺笑道,“敢问一声,先生可有一名弟子,乃是晋中名士,姓傅名山的?”

  郭静中了然道:“原来官人是听说过小徒之名,如此真是沾了他的光啊,呵呵呵。”

  傅山傅青主,道名真山。按照全真龙门“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字派排序下来,正是第六代弟子。虽然傅山以医术闻名,后人称为“医圣”,但此时的傅山应该是刚刚接触医学。而传授傅山医学、剑法的明师,便是这位还阳子郭静中。

  郭静中本人名声不显,却能在明亡之后仍旧奔波在反清复明的秘密战线中,八十高龄还策动起义,也是一代奇人。

  “先生是要往河南去?”朱慈烺问道。

  “不然,”郭静中端起热水轻轻抿了一口,“贫道正是为官人而来。”

  朱慈烺知道郭静中的立场和底细,当然不用担心他来暗算自己。他笑道:“不知小子可有何事能为先生效力?”

  “不敢当。”郭静中欠了欠身,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双手奉上。

  闵子若这样去取,朱慈烺已经一抬手取了过来,自顾自打开锦囊,抽出里面的帛书。唐朝时候还是帛纸兼用,到了宋朝已经很少有人写帛书了。眼前这条白绢上密密麻麻写了蝇头小楷,倒是正儿八经的帛书,想来是一者表示尊重,二者避免纸张毁损。

  朱慈烺一抖帛书,从头读了下来,心中顿起波澜。

  这封帛书却是现在据守平阳、蒲州两府的闯军大将,绵侯袁宗第写来的。

  李自成入北京的时候,袁宗第正在湖广与白旺打左良玉。左良玉是养寇自重,并非不会打仗。而白旺这个猪一样的队友的确太拖后腿,以至于袁宗第也是束手无策,后来得闻“皇帝”兵败一片石,便匆匆带了五六万人北上勤王,才走到平阳就得到了大顺放弃北京的消息,顺便就在平阳一代驻扎下来,作为抵抗清军吞并山西的屏障。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