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九章 正式工还是临时工?

  倒不是机械电子行业不行,赚不到钱。

  机械行业,做到成功的企业,哪个不是资产数十亿上百亿,甚至上千亿、万亿的大公司?国内的柳工、徐工,国外的卡特匹勒、三菱、川崎、马克、克虏伯、大宇、、、、、,无一不是以机械起家的大公司。

  至于电子行业,就更加不用说了,后世内地深、圳,东、莞等地,电子厂是扎堆,十个公司里面起码有七个公司是电子公司。鼎鼎大名的富士康就是靠着电子行业迅速发家,最后成为世界级跨国公司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沉下心去做,哪一行都能发大财。

  只是,机械行业要求的是技术,只有有了技术才能将企业发展壮大。不然的话,就需要投入重金研发,一点一滴的积累技术。两方面都没有的话,那就只能先小打小闹,兢兢业业的辛苦操持。

  周兴盛想想自己的情况,技术他是没有的,所以只有后两种情况。

  但是,要他自己辛苦操持的话,肯定是不行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来内地了,直接在香港办公司就得了。

  投入重金研发技术?额,他现在也才千万身家,还愁资金不够用来投资呢,哪里有闲钱去投入研发。

  或许,等他将自己的资产再翻几倍,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再投入重金研发技术还差不多。

  现在?不行,还是等等吧。

  至于电子行业,这个行业开始之时倒不需要多深厚的技术积累,看看富士康的迅速发家之路就知道。这个时候,投入个上千万,不愁成不了事。

  不过,周兴盛仔细想想就知道,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他有一个天然的短板:他的底子太薄了。

  他自己没有经过商,不会管理一家企业不说,手底下也没有多少,不,应该说是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梁伯韬虽然曾经为一上市公司的大老板,可是毕竟落魄了,而且也只是面粉老板,电子这一行业压根就不熟。

  富士康能够迅速发展,那也是因为它起家在台、湾,来内地投资之时就已经底子丰厚了,不论是经验方面、资金方面、管理团队方面,都具备了快速扩张的条件。就好像打天下一样,一块根据地起家,在根据地内培养一套政府班子,大军打到哪里,政府班子就复制到哪里,迅速的平定地方。

  底子有了,复制增值就容易多了。

  而反观周兴盛他自己,别说底子了,是一根毛都没有,还怎么复制增值?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