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尼堪诱敌深入

长沙是有接近两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历史悠久,也是名字与位置都千年不变的少有的城市之一。早在秦朝就有了城墙,在明朝自然也不会荒废,不仅此时的城墙范围有所扩大,城墙总长度大约14到15里,面积也就是三四平方公里。不过,在明代之前,还是夯土结构。为了加强城防,明朝地方衙门对城墙进行包砖加固。当然,面对清军的红衣大炮,也是没有太多卵用。

  不仅有城墙,长沙还有护城河。在和平时期,护城河上的桥是石头的,但现在大战在即,李过下令拆毁石桥,建起了吊桥,以加强防守。

  不过,即使有护城河,一旦城墙被清军击毁,一来守城士兵心绪大乱,二来无法提供火力支援,清军想要渡河还是比较容易的。

  李过久经战阵,自然知道这一点。他曾经寄希望于向李岩求援,提供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但李岩有所顾虑。即使长沙城墙再坚固,如果不能获得充足的支援,也会有陷落的时候。因此,李岩拒绝了李过的请求。不过也不是对李过的请求置若罔闻,给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在原本就不大的城墙内再建立了一道小的城墙,范围不过一平方里,只是将原来的巡抚衙门等重要据点包含了进去。城墙长度只有四里,这么点城墙建造起来就快多了,毕竟工作量不大。

  而且,李岩的建议显然不止于此。若论城墙最适合防守的建造样式,其实并不是后世的宋明这几个王朝,而是唐朝。唐朝早期的城市是坊市制度执行最好的时候。坊,又叫里,是古代城市最基本的单位。“市”则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坊市制中的“坊”是将城市中各类建筑划分成封闭的地理空间,将城市居民分区居住并保持相对独立性的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作为历代坊市制度发展的顶峰,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形成了统一的城市格局。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配合宵禁等制度更加强了对市民的监控与管理。当时,一些江湖人士或恶少逞能滋事也多在坊外发生,而坊内很少见,就说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却是,在外敌入侵时,坊市的隔墙也起到了阻敌的效果。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