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75章 帝都长安(下)

  汉长安城内共有160个闾里,“居室栉比,门巷修直”。最著名的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等,汉宣帝在民间时,曾住在尚冠里。另外还有五里、穷里、南里、宣里、假阳里、有利里、梁陵里、当利里、孝里、安阳里等,也分别见于文献或《居延汉简》。陈直认为,文献中的陵里即梁陵里之省称,宣里、棘里也分别为宣明、黄棘里之省称。元始二年(公元2年),“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如果为五个里,则每里四十区左右。由于城的南半部基本上被宫殿所占有,一般居民只能住在城的北半部或城门的附近,只有少数权贵才能在未央宫北阙附近居住,故有“北阙甲第”的称谓。宣平门附近居住有不少权贵,被称为“宣平之贵里”。正是由于城的北半部为主要居民区,许多交易市场也就分布其间。

  据说汉长安城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步。九市主要夹横桥大道设置,“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即横门)”,“市楼皆重屋”,说明店铺林立,生意兴隆,具有中国古代城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基本特点。为了管理市场交易,“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当市楼有令署”。今见于记载的市名有柳市、东市、西市、直市、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和高市等八市。文献中还有四市的名称,显然是指四个市而言。一般认为汉长安九市指东、西、南、北市和柳市、直市、孝里市、交门市和交道亭市。其中孝里市在雍门之东,交道亭市在便桥之东,直市和交门市在渭桥之北,证明汉长安的市场主要分布在城的西北部和横桥附近。这是因为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被开辟以后,从西域来的商人首先从便桥或中渭桥(即横桥)渡过渭河进入长安城的西北部,长安城的西北部既然成为商贾云集的场所,商业发达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另外,横贯关中平原的东西大道也是从横桥、便桥渡过渭河,横桥、便桥附近交易市场众多,商业发达,也正是交通便利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汉长安城市场繁荣,出现了许多百万富翁,东市万城,柳市(西城)万章就是其中的代表。元始四年(公元4年)“又为方市阓门,周环列肆,商贾居之,都商亭在其外”,证明从汉代起,商人定居市场,开创了中国城市商业贸易的新局面。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