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八三章 中考前奏

王发根把两位哥哥安排在了建安公司,做了最基础的建筑工人,从学习木工开始。他们俩都是农村人,从小在家里就会一些木工活。工地上的木工主要是做模板,技术要求比较低,上手也很快,工资相较泥水工和钢筋工,比泥水工稍微低一些,比钢筋工又要高一些。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工种。

  李良的大舅和二舅两人对自己弟弟的安排很是满意,现在分田到户了,农民靠着种地已经不缺吃了,缺的是现金。能够在建安公司稳稳当当的做事,每月安安稳稳拿工资,即使苦一点、累一点也是值得的。

  王发根自从参加了李良家的暖屋酒以后,就和妻子谋划着尽快把他在早住乡圩镇东侧买的那块荒地建起来,准备下半年过年的时候能够住进去。

  李良没有管这些事情,现在小舅已经逐渐历练起来了,建安公司的事情已经基本上不需要李良去操心了。

  摆在他面前的是中考,6月20日至22日连续三天,就是整个岗山地区中考的日子。家里有正在读初三的孩子的家庭,父母、爷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操心。条件好的人家杀鸡宰鸭,条件差一点的人家也会煮几个鸡蛋,变着法的为孩子补充营养。

  现在不像前些年,前些年社会风气不好,社会把知识分子打成了臭老九。所谓臭老九,“臭”字人们容易理解,就是不光彩令人讨厌的意思。“老九”这两个字就颇令人费解了。这要从蒙元时期的等级制社会说起。蒙元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从始至终,蒙元政府依据其社会地位的差别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高低贵贱不同的等级,就象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顾名思义,老九就是第九等人,也就是说在社会等级上被划分为第九个等次。那是一个绝望的等次啊!

  到了前些年,人们认为仅此不足以表达他们对知识分子的蔑视厌恶之情,将这个早已消弭的概念死灰复燃般又揪出来并加以升级,就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那是一个更绝望的等次。

  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经的“臭老九”大多恢复名誉,重新走上新的岗位,为祖国做贡献。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人们纷纷鼓励自家的孩子认真学习,好挤进知识分子的圈子成为一名新时代的臭老九。

  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中专生还是大专生或是本科生,只要能够从学校顺利毕业,就都能够被国家包分配工作,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国税。这几乎成了大多数年轻人最向往的出路之一。

  虽说儿子的学习成绩这一年多来一直是年级第一,但依然遮不住李双柱和王秀兰内心的担心,而且还不管过于表露出来,生怕儿子分心。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