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百七十七章 半决锡城 双核

丁彦一将球摆好,然后传给身前的林恒峰。这样的短传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大岗队要稍微控制一下节奏,将节奏拖慢一点。

  丁彦一开出球门球之后,大岗队的站位明显变了。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宋英杰的位置大大提前,几乎提到了前腰的位置上。

  相应的,李彦锋从前腰的位置上稍微退后,退到了中前卫的位置。

  这样一来大岗队阵型变成了4-1-1-3-1,单后腰、单中前卫、单前腰,中路一条线虽然还是三个人,但是位置却天翻地覆。

  如果说李彦锋的位置后撤还是在正常调整范围之内,那么宋英杰位置提前到前腰就是刻意做出来的调整了。

  其实陈晓建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原因也很简单,究其理由要从双后腰的诞生来讲的。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球队进攻的组织核心一直是前腰来担任,他们是一群艺术大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攻端永不枯竭的发动机。

  为了限制这样的艺术大师,很多球队迫于无奈的想出了一个办法,撤掉一名前锋,安排一位专门防守的后腰。

  当单后腰对位无法压制这群艺术家的时候,二防一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用一名专职防守型后腰来限制前腰的组织才华,这一招也确实有效果。

  当前腰深陷对手布置的防守丛林的时候,足球教练们就不得不开始想办法来解决这一的问题。

  组织型后腰的位置应运而生,将组织任务从原本的前腰身上解放出来,由后腰来梳理球队的进攻,前腰更多的变成了中路的爆破手。

  其作用有些边路球员的影子,只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所以,组织才华相对薄弱的卡卡会被称为现代前腰的模板,因为此时的前腰已经几乎不承担组织任务了,他要做的就是成为球队的推进器。

  现在的锡城队就是有着这么一位组织型的后腰,这样的球员在高中联赛中很是少见,毕竟这样的长传功夫不是说练就能练出来的,需要很高的天赋。

  不然的话,组织型后腰也不会那么值钱了。

  陈晓建限制沈景明的方法也很简单,当初为了限制前腰的组织才能,于是有了防守型后腰。

  那么现在情况相反,限制组织型后腰的方法就是安排一位防守型前腰。

  是的,防守型前腰,这样的人选很少,但是还好陈晓建有宋英杰。

  对于宋英杰这样的小号全能B2B中场来讲,踢前腰虽然会限制住宋英杰的发挥,但是也因为他良好的位置感,所以陈晓建才会安排他踢前腰位干防守的活。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