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446 动情不动情

  在松口的第一时间,王英先是转头望向了老邹:“世亮,刚刚的话你不介意吧?”

  “嗨!我一把老骨头了,外国人要塞红包也不塞我啊!”邹世亮大笑过后,望向夏雪那边,“倒是小夏,险些被你打成小右派。”

  “我刚刚已经道过歉了,还要再来一次?”王英重又板起了脸,“这一天我要道多少次歉?你们这些人,不知道见好就收?”

  温和的笑声充满了会场。

  最难搞定的人搞定了,最该记住的人,大家也都记住了。

  岳云鹤几次打量张逸夫,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一个搞电的,也不像是搞技术的,但也许很多问题,偏偏就要让这种剑走偏锋的人来解决吧。

  岳云鹤退休后,仍在菁华十几年,带的都是硕士博士,人中龙凤,不乏气场十足之人,也不缺伶牙俐齿之辈,有善于钻营的,也有单纯耿直的,一般岳云鹤随便谈两句,便可给人归类,尤其是年轻人。

  可面对张逸夫,他实在不知道归在那一类里了。

  另外最可惜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这些硕士博士,栋梁之才,十之八九已经留美,那些美国的高校利用低廉的奖学金,像吸血鬼一样将最具营养的新鲜血液吮吸而尽,对他们来说,菁华这样的学府根本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是筛选人才的地方,帮他们把十几亿人中最出色的那部分筛选出来,然后送到美国。

  到底是中国之学府还是美国之学府,如今已经说不清楚了。

  要坐住了!要留下来啊!张逸夫!

  剩下的时间,论证继续展开,水轮机的特性,发电机的参数设计、结构形式、冷却方式、辅机、投产进度都进行了一一讨论,这几乎已经是现今条件下最科学的结果。没了王英搅和,论证中少见争议,张逸夫与夏雪也深藏功与名,老专家们已经很给面子了,有发言的机会就够难得了,再班门弄斧只会招人烦。

  当然张逸夫要是想掰扯的话,可以改动的点还有很多,三溪从动工到发电几乎用了10年,这十年间技术的发展是飞跃性的,随着新技术的掌握,这个发电方面的设计也在不断地完善着细节,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最开始规划26台机组,左岸14,右岸12,而最终又在右岸山体内扩建了地下电站,扩充了6台机组。

  张逸夫这会儿自然可以跳出来说,那个白石尖山体不错哦,咱们可以打打主意,地下电站技术也没那么复杂,你们听我讲……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