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144:男人

【待修改】

  当生命之舟载着如花的时光、一路的涟漪欢唱着划过,审视自己洒下的串串脚印,才蓦然发现,最值得回味、珍视和留恋的,不是儿时妈妈温馨的怀抱,不是恋这个冬日的星期天,天空中的缝隙,透出闪闪光点,正好适合出去旅游,目标——孝泉镇德孝城。

  乘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梦寐以求的孝泉。迎面是一道高大的牌坊。牌坊上的几个大字吸引了我——“天下第一孝”,这可是中国书画协会——刘代明先生亲笔题名的!

  进入牌坊门,就是半边街,这是因为这条街南边属旌阳区管辖,而北边是属绵竹市管辖,因此得名“半边街”。而且这条街住的全是回民。

  德孝城,德孝城,以孝为主,这儿的“一门三孝”可是世界有名。

  “姜诗庞氏孝感天,亭江汲水养老亲。屋侧出泉诚异天,况复每朝出双鳞。作脍(kuai)娱亲事不难,还呼邻母与共餐。赤眉感动回凶暴,荐僻还看致美宫。”这首诗,就在赞美“一门三孝”。

  这一门三孝就是指姜家一门出了三个孝子:姜诗、庞三春、姜安安也。

  最让我感动的是安安送米的故事:七岁安安的母亲庞三春被休出家门后,寄居尼姑庵。而安安日夜思念,一天,他想:“我妈在哪里?怎么能白吃那些僧人尼姑的饭呢?我得给她送些米去。……我又没有钱,怎么买米呢?……我每上学,中午在学堂里搭一顿伙食,就要带米去,我往天撮四两米,从明天起,我撮八两米,给妈妈留四两!”

  听到这儿,我被他那孝敬母亲的行动打动了!安安才七岁,就有孝敬父母的行为,而我们都十一岁了,连一点孝敬父母的思想都没有,每日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着爸爸妈妈来“孝敬”我们?

  俗话说得好:“光说不行,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给爸爸妈妈洗洗脚,锤锤背……让“孝”永远留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中……

  安安送米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流连忘返……我真的,真的想再游一次德孝城!爱中浪漫的温情,也不是充满童真童趣的难忘时光,而是那令很多人不堪回首的高三生活,它美好而充实。其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面对困难的勇气,更重要的是让我领略到了面对痛苦的也可以是快乐。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