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069面授机宜,皇帝的工部改革建议

朱由检的脸,一下子黑了起来,手在桌子上一拍,怒喝道:“你是说朕不务正业对吗?”

  薛凤翔看了朱由检一眼,跪下叩首道:“臣没有那个意思,只不过大明盼明君如久旱甘雨,恕臣斗胆直言,陛下切不可因小失大,陛下的精力,应该用在国事之上,这些木匠活儿,纵使慢上一些,对国事也没有太大影响,但是……”

  薛凤翔说着,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

  显然,他正在考虑,要对皇帝进行何种程度的劝诫。

  这个认识,让朱由检对薛凤翔的观感一下子好了许多。

  看着薛凤羞,朱由检叹了一口气,开口道:“想要朕不关心这件事情,可以,但是,这就需要你把这件事情来做好了!”

  听到朱由检说自己可以不关注这些事情,薛凤翔的心,放了下来。

  若是这个皇帝,跟先帝一样,喜欢做木匠活儿,那么大明,就真的完犊子了!

  还好……

  不过,要自己怎么关注,薛凤翔的脸上,露出了迷茫的神情。

  朱由检冷静了下来,指节敲打着桌面说道:“我明国子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但是,人都会去做那些对自己更有利的事情,而技术工作者,往往更不擅于人际关系,不懂的钻营的他们,肯定很难做官,更何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只有经验,却没有学过四书五经。”

  薛凤翔觉的,自己好像有点明白了朱由检话里的意思。

  表情很为难的说道:“皇上的意思,不会想要那些贱民们,做官吧!”

  朱由检的脸,黑了起来:“不可以?”

  薛凤翔的情绪,激动了起来,跪下道:“陛下,不可以!”

  “如果那么做的话,那么普天之下的士子,辛苦求学,又有何用?”

  看着薛凤翔固执的模样,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说道:“术业有专攻,你让木匠去做铁匠的活,或着去杀猪,你觉的他会做的好吗?”

  薛凤翔觉的朱由检有点在偷换概念,却不得不顺着皇帝的话头回答道:“干不好。”

  “那就对了,既然学习文化的人,干不好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那么为什么不能给那些专业技能很强的技术人士,一些更好的待遇呢?”

  “要知道,那些其实也是知识的一种!”

  工部尚书薛凤翔为难的说道:“可是……”

  朱由检大手一挥,霸气的说道:“没有好可是的,要知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朱由检的话,薛凤翔觉的自己是越来越听不懂了。

  这并不妨碍他的脸上露出忧色。

  显然,他还是觉的皇帝在胡搞。

  朱由检顿悟到,上面那句话,来自于都习以为常的现代,至于古代,先不说思想有没有僵化,单生产力这个词,这群土包子,应该就听不懂吧!

  朱由检耐心解释道:“所谓生产力……”

  朱由检说着,卡壳了。好像有点不太好解释!

  朱由检认真想了一下,问道:“我大明现在在军事上的技术,是比以前强了,还是弱了!”

  薛凤翔很自然的说道:“强了。”

  “那么每块土地上的产量,是不是比元朝也要高了呢?”

  薛凤翔眼睛不自禁的往上跳了跳,他想说:你还能跟谁比不,那是游牧民族你知道不皇上,你觉的他们,会种地?

  然而,薛凤翔却不能这么说,事实上,每亩土地的收成,随着工具的改进,确实是增加了。

  当然,这几年,因为天地有点变冷的关系,北方的作物,普遍的有所减产,也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这毕竟是天气的事情。

  薛凤翔这么想着,一声:“高了。”倒也答的真诚实意。

  朱由检满意的点了点头,双手一摊,笑着说道:“你看,粮食增加了,那么就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民众们有了饭吃,也就不会造反生事,那么现在你还觉的,技术上的事情,是小事?”

  薛凤翔觉的自己好像被朱由检给绕迷了。

  听起来好像说的很在理,可是为什么,跟自己从小接触到的道理,不一样呢?

  难道治国平天下,不应该是士子们的专利?

  正迷茫间,朱由检走到了薛凤翔的身边,按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凤翔!外行管理内行,永远都管不出门道来,所以,我们要想技术进步,就必须学会放权,学会给那些更专业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为我们卖命!”

  被朱由检的手在肩膀上一按,配着他那语重心长的口气,薛凤翔立刻激动的不知道姓什么了。

  脑中只是反复的闪烁着一句话:“皇帝竟然这么信任我。我、我又怎能不以死报之!”

  头一昏,薛凤翔立刻便糊涂起来,脑袋不清楚的说道:“臣一定用心领会陛下的意思,把这件事情做好。”

  薛凤翔说着,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有些回过味来:“可是陛下,可是把权力都下放给他们,那么我们这些做官的,又干什么!”

  朱由检叹气道:“傻瓜啊,他们做官,是管事情的,而我们做官,是管人的,你觉的,能一样吗?”

  朱由检这话一说,薛凤翔的心里立刻好过了许多,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这么说起来的话,士子治世,匠人治事,社会的结构,依然还是没有发生改变!”

  薛凤翔放下心来。

  然而,朱由检却有点听不懂薛凤翔话里的意思了。

  认真想了一下,才明白薛凤翔口中的士子治世,匠人治事,意思上的差别。遂点头道:“对头,所以做官员的,平时给他们做好后勤上的服务,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就好了!”

  朱由检说完,举例道:“就好像在驴头前面,吊上一个胡萝卜,让他们看得见,却吃不着,这样,他们才会一直保持积极。”

  薛凤翔不太放心的看向了朱由检,为难道:“皇上,要用骗的吗?”

  “可是,骗这种事情,一回两回可以,次数多了,恐怕会有损朝庭信誉!”

  朱由检无语了:“我什么时候说要骗了,我只是举例,举例懂不。”

  薛凤翔不敢辩驳,表情却很明显的透露出了自己的情绪:“可是皇上,你刚刚明明说的是,让他们看得到,吃不着!”

  跟古代人交流,就是费劲。

  朱由检在自己的额头上抹了一下,看着薛凤翔的眼睛说道:“总之意思你明白就可以了,有技术的人,就要让他们的薪俸高一点,务必让那些有专业技能,能够带动更多人进步的科学家们,工资更高一些。能够生活的更好,也只有在衣食无忧之下,他们才能有心思,有更多的积极性,搞科研。”

  薛凤翔愣了一下,犹豫道:“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官员们都去跑去研究技术怎么办!”

  朱由检觉的,薛凤羞真是死脑筋。

  认真想了一下,朱由检说道:“你把岗位设置分为技术岗和管理岗不就行了?”

  “总之,不同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薪俸。”

  朱由检说完,补充道:“薪俸的多少,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也就是粮食的购买力来计算,总之,务必确保高级职称者,能够生活的更好。至于你们这些朝庭官员们的薪俸,你也不用担心,朕有考虑给你们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