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49

萧月梨见此微微一笑,礼都不行,转身便离开书房。

  小姐春风满面地出了书房,侯爷却还在里头霹雳啪啦地砸东西,这等诡异的场景是侯府下人从未见识过的。

  “小姐,这……没事吧?”

  红叶在院子外候着,听着里边的声响急得来回直走,左等右等,好不容易把小姐给盼了出来。

  “你哭丧着脸干嘛,这是好事儿!从今天起,咱们可以出入自由了。”

  “真的吗……老爷怎么突然同意您自由出入?”

  红叶狐疑地看着自家小姐,又朝后看了眼还在屋里骂骂咧咧的侯爷。

  “皇上懿旨让我赈灾,整顿流民,他还想抗旨不尊不成??”萧月梨挥了挥手中的文书,言简意赅地将事情说了遍。

  红叶听了,瞪大了双眼,差点没哭出来:“小姐,您还是要为了……揽下这件事啊?!”

  “你不明白,这对我来说是给自己多留了条路。”

  看着萧月梨高兴的样子,红叶虽不能理解,但还是坚信,小姐自有她的打算。

  “总之不管小姐做什么,红叶都支持您!”

  萧远卓很少发这么大的火气,这件事很快不胫而走,传到各家主子那边去了。

  反应最大的无疑就是添福院的那位。她可是巴巴儿地盼着萧月梨给她每个月送药来。这会儿萧月梨忙着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还会有功夫给她制药吗?

  此时,郑氏母女正在添福院里给老太太请安,这消息传过来,老太太脸色就变了。

  “你说她一个女孩儿家家,搀和什么官场之事!如今淮安王不在皇城,出了什么岔子,还不得让侯府给她撑腰。”老夫人连连叹气,一张老脸皱巴到了一块儿。

  “这事,至多让月梨那孩子劳碌些,赈灾有功,还能得到陛下嘉奖,有什么不好?”郑氏一面给老太太捏肩,一面细声细气地宽慰道。

  她早就听说侯爷在书房里对萧月梨大发雷霆了,这么看,萧月梨已经成了个麻烦,这可是她们都喜闻乐见的事情。

  “你还是太天真。今年北州雪灾厉害,流民逃到皇城来的岂止百十之数?这群穷酸的倒霉人,衣食住行那样不花银子。安顿流民不管落到谁家,少说都是十几万两银子。往昔都是那些个皇子去办的差事,为了民心,贴些银子不算什么。可她一个小姑娘,有几个钱,还不是得问公中要。”

  郑芬听了这话,佯装意外地轻呼一声:“十几万两!哎这孩子真是,她没掌过中馈,哪知个中辛酸。现在的侯府,要给出这些,就给搬空了。我得好好劝劝她。”

  “晚些时候,让远卓来一趟。这银子,萧家可不能出!将来白白给那淮安王做了嫁衣,算什么?还是个有眼疾,没资格坐帝位的闲散王爷……让那丫头自己想法子凑去,她不是有好些赏赐么,再不济,问那淮安王借去!”

  老太太连连摇头,很是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要不是为了萧月梨那些药,她巴不得萧家跟这个大孙女划清界限。

  “大姐姐也太冲动了,换做我宁可忍一时,也绝不会逞能害了萧家!”见此,萧玉禾连忙补了句。

  “还是玉禾懂事。近来与七皇子如何了?”老太太说着拍了拍这个孙女的手背。

  “殿下对孙女挺照顾的。”萧玉禾娇羞地低下头。

  “那萧月梨根本指不上,最后还是要靠玉仙和玉禾的。说起来,玉仙在天穹山侍奉太后礼佛,可有传信回来?”

  说到这里,老太太不禁想起了侯府最骄傲的那个女儿,只不过已经快一年没见了。

  “母亲放宽心,仙儿前日才传信回来,说一切都好,太后离不开她。等过年的时候,就回来看您。”郑氏连忙回答道。

  听闻萧玉仙在溪风寺备受太后宠爱,老夫人满意得连连点头。

  “好,好,好!”

  ……

  回到揽月居后不久,便有宫人传来皇帝正式下的圣旨,要她明日就去户部协助整顿流民,避免再发生被奴隶贩子当成奴隶卖的事情。

  宫人由徐嬷嬷送走了,这时候辛八走了过来。

  “为什么不把我杀了交给郭阳。”

  “嗯?你怎么知道?”萧月梨意外地看向他,这话明明只有她和萧远卓知道。

  “刚去大厨房拿饭,经过定远侯书房,听你们说话,就停下来听了一会儿。”辛八将自己偷听的行为理直气壮地说了出来,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不是,你隔着两堵墙怎么听到的。”萧月梨抓了抓后脑勺,这话刚说出口,就想起了另外一位。

  北堂烨隔着墙能听见她呼吸的声音,那辛八隔两堵墙听出她与萧远卓互怼的对话也不算太诡异。

  “从小耳力就好。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很吵。”辛八一本正经地解释道。

  萧月梨点了点头,一个毫无内力的家伙,能有这样的听力,恐怕只有天赋异禀可以解释了。

  “我虽擅长杀人,但从不滥杀无辜。既然你跟了我,就是我的人,除非我死,否则没人能伤害你们。”

  听了这番话,辛八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似是重复了一遍:“除非我死,也没人可以伤害你。”

  少女听了一愣,转瞬便明白了他的意思,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你没有给我带来任何麻烦。这桩小事,我早有对策。”

  萧月梨第二天便前往户部,只带了辛八做随身护卫。

  正如她预料的那边,户部拨给她的人手没有银子绝不不做事,要采买赈灾的粮食物资也只有一千两的官银可以动用。

  这一切,摆明了是刻意为难。

  仗着她没有官衔,人微言轻,便爱答不理,摆明了是有人授意要他们把这件事搅黄。

  “张大人,流民露宿街头,挨饿受冻,你们现在还在等什么。”

  “萧大小姐有所不知。朝廷拨下官银得年后才到,这会儿户部没有银子,拿什么去买粮食施粥,又用什么去买被褥,搭建棚户?除非您想法子垫付。”

  张一伦是户部侍郎,受命主管安顿流民登记户籍,郭允昌是他的顶头上司,经过“特别关照”,他便故意在此为难萧月梨。

  这很明显是要她掏钱出来垫支,若是垫不出,安顿流民就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实质进展,到时候但凡黎安城的流民有一个发生问题,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郭允昌就是料定了她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故意挑事给儿子出气。

  “敢问张大人,户部现在有多少空缺?”少女也不恼,耐着性子问道。

  张一伦等的就是这句话,听见萧月梨问了,眯起眼,瓮声瓮气地说道。

  “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共需要十八万两银子。”

  “少一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