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吃人

后世十五十六世纪的时候,欧洲许多国家毛纺制呢业迅猛发展,加上新航路开辟后,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英国地处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急剧扩大,从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需求量激增,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但需要大片的土地。

  于是,贵族们地主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

  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的“圈地运动”,并且这种圈地运动是得到国家支持的,1593年,英国国会废除反圈地法令,引起了圈地狂潮。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资产阶级不再反对圈地,从1688年起,政府公开支持圈地。

  因为养羊于是圈地,因为圈地种地的农民被赶出了家园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当时一位著名的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一本叫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由此这场著名的圈地运动也有了一个更加出名的名字叫做羊吃人运动。

  英国可以为了养羊得到羊毛羊绒而把农田这些圈起来变成羊圈牧场上演一出羊吃人,那大唐没理由放着属于自己的好好的天然牧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不要却白白便宜了以后注定会成为敌人的薛延陀。

  以前嘛就说草原上没什么利益可图,活的牛羊一般不好往中原卖,而虽然有牛羊皮这些,但中原国家毕竟对牛羊皮的需求也没那么大,百姓也几乎不怎么会穿这些牛羊皮做的衣服什么的。肉类的话更是因为保存问题没法往中原卖的。

  但羊毛就不同了,保存运输没问题,做成毛线用处那是大了去了。

  织成衣服,帽子什么的,不光冬天可以穿,纺的毛线细一点,织成薄的毛衣,或者羊毛衫春秋两季都完全没问题。

  还有各种的毛毯,毛垫,盖巾等等都会成为市场上的商品。

  以前是不会处理羊毛,现在有了武元庆处理羊毛的方法,又制造出了适合纺毛线的纺车,那对于几乎个个都会纺线的大唐普通妇女来说,学会纺毛线那不要太轻松。

  到时候再学会了使用毛线的方法,可以预见不用几年毛线制品就会成为北方人们过冬御寒最好的选择。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