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08章 姜旭

  说起姜旭,倒也称得上是个传奇人物。

  姜旭年少得志,早早的就中了进士。然后就是点翰林,中庶吉士,年纪轻轻就有一个大好前途在前面。按照帝国过往的历史,姜旭只要继续在翰林院磨砺、养望,寻个机会再放一任学政,收上几个得力门生,就可以稳稳妥妥的做个高品文官。若是侥幸入了皇帝的眼,入阁拜相也不过寻常之事。在姜旭之前,就有许多前辈是这样顺顺当当的走了下来。

  可姜旭却不知道搭错了那根线。

  庶吉士刚一散馆,姜旭就找到了当时的吏部尚书,死缠着要下放地方为官。那个吏部尚书也是庶吉士出生,自然不愿自己后辈走上歧途,当场就劝姜旭。

  “后生既有安世济民之心,不妨在翰林院多加学习,之后也好有报效朝廷之心。”吏部尚书如是说。

  可姜旭却好心不识驴肝肺,将前辈的话当成了耳边风,“翰林清流名望虽高,可与朝廷、与世人毫无补益。学生不才,但愿出仕地方,保一方平安。”

  当场就把翰林清流出生的吏部尚书气的七窍生烟,一怒之下就顺了姜旭济世安民的志愿。也是这个吏部尚书菩萨心肠,没有将姜旭一撸到底,给了他个知府做。也许是这个吏部尚书还有着浪子回头的念头,可朝野上下都把姜旭看做笑柄,认为姜旭前途堪忧。

  可姜旭却不以为然,到了地方任职后,便使出了霹雳手段,短短几年就使得地方宁靖,百姓安居乐业。按道理,这样一个有学历(庶吉士出身),有手段(政绩俨然)的青年官员,完全可以据此青云直上。可无奈的是,当初姜旭年轻气盛,出言不逊,惹恼了众多的清流出身高品官员,以至于姜旭的种种政绩被视而不见。

  不过,姜旭倒也有着非凡的手段。他极善于处理刑狱事务,每到一地都可以在短短时间内处理好各种矛盾,对各方势力也能做到不枉不纵。到了泰昌帝即位,姜旭就被招到京城,担任了大理寺左少卿。到了前不久,大理寺卿因故致仕,姜旭就顺利接任,出任九卿的时间倒比同年提前了不少。

  沈飗是个机会看人颜色的,见皇帝对自己的话虽然赞同,也面生疑窦,就知道刚才的一番话不合自己平日里表现,惹了怀疑。沈飗当即就尴尬的笑了笑,“微臣受命主掌刑律,和大理寺卿姜旭接触甚多。对姜大人的公正严明,也是极为佩服。刚才所说的倒都是拾人牙慧,还请万岁莫要怪罪。”

  朱由校这才想起,难怪自己觉得沈飗刚才的话耳熟,原来是姜旭面君、上奏时常说的。不过,虽知道了话语出处,朱由校也不觉得沈飗是拾人牙慧,反对沈飗不隐瞒属下之功深为赞许。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