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海联运线

崇祯六年底,将身边厉害的人都放出去,自己专注于技艺改造的黄子琦,坐上从钦州新港出发,沿南流江上溯到玉林的小型蒸汽机船的时候,看着钦州港内渔船、商船众多,岸上工坊连片,真正感觉到了一个工业化时代的来临。而这一切,都与他的努力联系在一起,虽然还只局限在钦州城附近很小的范围,但他心里也非常激动。只要这里建好了,他相信,以华夏人的聪明,很快其他地方便会效仿钦州。这不,今天他之所以坐船上溯南流江,便是亢一衡主动与当地许多商人交流后,打探到了一条从南流江到郁林,再走一小段陆路到贵县,然后由贵县登船,上溯漓江、入灵渠、下湘江,然后连通北方长江和运河的新航道。这条线路尽可能地减少了陆上转运的距离,大多数路程,都能由河运完成。有了蒸汽船,河运逆流困难的问题,也不再是障碍。

  虽然此前亢一衡已经从这条路,走了几批货,但黄子琦还是想自己感受一下。现在廉州和郁林还不在黄子琦的控制之下,可是熊文灿与许如兰都对黄子琦做的一些事情比较认可,一路之上提供方便。原来广西河运最麻烦的大瑶山地带,又都是亲近黄子琦的人,所以这条商路一开通,等于为黄子琦未来的产业向内地延伸,开拓了一条致富路。

  “可惜了,在郁林和贵县之间,横着几道山脉,无法挖运河,只能沿山间谷地走陆运。如果能挖运河,钦州直通内地有河运,那钦州真是比广州还要好的海港。”跟随黄子琦一道来的宋应星,在到达郁林后,看见群山茫茫,不禁感慨道。

  “哈哈,宋先生不必感慨,这种困难也是暂时的。我不是让工坊试验铁轨道,未来以蒸汽驱车在铁轨上行驶,速度很快,运力很强,耗煤也不会太多。等铁轨建好了,我们从钦州先建一条铁道通横县,钦州海港与横县河港两个时辰便可到达。嘿嘿,那时候,制约咱们的运力问题,便不是问题了。”

  “小子,我已经让我们家族的瓷器工坊,半数南迁到广西,在景德镇的陶瓷工坊,我们也不再与郑芝龙合作,从福建出海,改为从河运溯湘江,然后从钦州出海了。河运那块,我便交给亢小子打点,海运这块,交给你们。瓷器一直是我们大明卖给西番最挣钱的东西,我与你和亢小子合作,不受郑芝龙盘剥,利润会增加一成多,我没看错你们。”王西窑也是难得空闲,被宋应星拉着一道来游玩,在船上,看着陆运过来许多车马,装有瓷器,不禁向黄子琦诉说。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