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三章 军心争功

  蓬莱海港海上约五里左右,辽东总兵官苏翎的座船随着海浪缓缓起伏着,船上一杆大旗在南风中发出轻微的响声。座船四周,是十几艘快船,犹如众星捧月般地将主将座船环绕着,因都落了帆,所有的船都漂浮在海面上,彼此之间的间距却是没有多大变化。

  海面上仅剩下这十几艘船,夜幕降临之后,大军全数上岸,那些战船随即离去,在海上约二十多里远处的长岛一带集结。那里原本便是辽东与山东海船的中转站,此时,倒变成了水师的基地,苏翎这次赴山东所需的后续的军需,将都集中在长岛等几个岛屿上。

  顺着南风,海上船队由旅顺启航,几乎在一夜之间,便能抵达长岛一带。往年大多是由山东向辽东运输粮草、布匹等物,这般大规模地船队,还是头一次反向山东运过去。按苏翎的军令,长岛上要储备一万人马半年的粮草、火药等军需,这些数量,相对于那些大多数都是新下水的船队来说,倒不算太过费时费力。

  这次苏翎由辽东调集人马渡海登录山东登州,只抽调了镇江水师一半的船只,另外一半,都是原用作商对货运的海船。这些船,都是头次下水的新船。

  镇江新城一带那几家船场,还未等冰雪完全消融,便开始打造新船。而经过一个冬季的筹划,尤其是胡德昌的银庄一次性给船场贷了三十万两银子,而胡显成又提前支付了二十万两新式战船的船款,这足够的银子,便转化为数以万计的工匠民夫集结在鸭绿江畔。这还不包括那些提供木料、铁钉、绳索以及制作船帆等相关行当的人数。单只从朝鲜境内募集的工匠民夫,就达两千多人。

  这般规模的船场,怕是除了当年为三宝太监出海打造海船时曾经有过类似的船场,在当今大明朝地界内,再也寻不到第二处。一个月里,便能有数十艘大小船只下水。尤其是那新式战船,按最新的速度来看,每月至少能有五艘新式战船下水。

  辽东都司的形势,大约是在正月里便被人看出某些征兆。当然,苏翎大将军对此一说是不屑一顾的,但在镇江堡一带,却是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此战必胜。随着船场的日益繁忙,而沈阳战事一了,整个辽东似乎都转了方向,春耕已毕,这剩下的,便都转向了海上。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