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七十一章 京城兄弟

  辽东总兵苏翎与辽东经略袁应泰在经略大人后院的这番笑声,除了侍候袁应泰的那两个女人之外,也仅仅传至后院院门处何丹旭等几人的耳中。不过,辽东都司的首府辽阳城内的气氛,却似就在这细微可闻的笑声中翻了个身,直起腰来。

  若是顺着夜里刮着的南风,也能在一路上寻到一些与往年不同的景象。

  这不仅是在山海关至广宁再往三岔河一带的路上,成群结队的明军官兵正在连夜赶路,那些赶着牛车、牵着骡马的民夫们也打着火把源源不断地向辽阳行进,而在海上,这夏季盛行的南风给每一艘海运的船只鼓足了风帆,长长的船队在岸边燃起的篝火的指引下,首尾相接地沿着海岸北上。

  单是这夜间行船,便是从未有过前例。为了不至于误了期限,不论是属于大明水师的海船,还是那些被临时雇来的民船,都顾不得往日对风浪的畏惧,加入到向辽阳输送军需的船队。这种急迫,一则是朝廷催得异常的紧,二来,这回银子是破天荒的给足了,并言明,若是提早抵达,还另有赏赐,不仅如此,这海中若是出了问题,一概不罪,且民船照价赔补。

  尽管海运船队是沿海岸的浅海处航行,为了尽量不损失船只、军需,也为了这船上一众官兵、水手的安全,海运船队的主官还专门寻来沿岸一带的渔民,给予赏银,令其驾船在船队所经途中的暗礁等险要处停泊,并高悬灯火,为整个船队指示方向。这个前所未有的法子,也不知是先前那一队船队想出的办法,总之后续经过的所有船队,都照例给予这些活动的灯塔多少不等的赏银,让这些渔民得以坚守下去。

  或许也是因这几年大旱的缘故,天公作美;又或许是这辽东终究到了该顺畅几年的时候,这几个月里,天津至辽东的海上,以及山东登州至旅顺的区域内,不过是些小风小浪,连常年行船的水手们,都觉得有些异常。但这足以保证紧急运往辽东的军需、粮草数月未断。此外,那些紧急调运、新修而成的船只,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天津、山东集结。据说江南一带,已经有新建船场开工。

  大明朝此次援辽的军需、粮草,除去自积蓄的府库中调取之外,还另发银四处采购。这个举措本由来已久,辽事一起,不过是催得急一些而已。但这些日子,朝廷上不仅列明了准确的期限,且率先将几名一直拖延时间而没有明确定罪的官员下狱。这一来,那些习惯于从中上下其手的官员们,也不得不带着小心将自己的收成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还有不得不自己贴补的。当然,这贴补自会由别处再补回来。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