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20章 挺进应天!

朱元璋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问题。

  近年来,朱元璋率部转战各地,虽然队伍在不断壮大,但始终没有一个可以长期驻扎的根据地。

  这就意味着,他的队伍缺少有效的补给和休养,依然处于游击作战的状态。

  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朱元璋手里却没有船只。

  “多好的稻米啊!”

  朱元璋遥望着对岸,那金黄色的稻穗,正在迎风飘荡,不竟感慨道。

  “大帅,我们赶紧造船吧,有了船,就可以过江征集军粮了!”

  李善长凑上前来说道。

  “造船怎么来得及啊,这稻米成熟后,不出半个月就要倒秧,不及时收割,就会发霉烂在地里!”

  朱元璋无奈地摇摇头。

  “大帅!”

  侍卫官气喘吁吁地跑来,急忙向朱元璋奏报:

  “大帅,有两支红巾军前来归附大帅,而且带来了千余只战舰!”

  “什么?”

  朱元璋闻言喜出望外,真是天助我也!

  正值七月间,巢湖水军突破了元军的封锁,已经抵达了和州。

  朱元璋连忙部署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指挥着从和州东渡长江。

  率领这支队伍的先锋大将正是常遇春!

  常遇春回到朱元璋身边已有一些时日,他曾经带领一支义军,在湖北、江西一带与元军展开了游击战。

  一路攻城夺地,常遇春取得了不少战斗的胜利,最后顺应朱元璋的号令,又辗转杀到了浙西一带,与主力会和。

  常遇春骁勇善战,又足智多谋,深得朱元璋的喜爱和信赖,这次又将重任交给了他。

  战舰驶过长江,到达了对岸的采石。

  采石,又名采石矶,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因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

  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

  采石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

  远望去,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陈友谅在这里冒雨称帝,亦是南宋著名战役“采石之战”发生的所在地……

  常遇春率军上岸冲杀,元朝守军毫无防备,被起义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残兵败将向太平城里逃窜而去。

  采石矶很快被起义军攻克,元军刚好收割完大量稻米,常遇春大喜过望,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量的粮食。

  “大帅,太好了,我们有粮食啦!”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