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01章 民以食为天

可口的农家饭端上了桌。

  这是一种久违的氛围,完全有种“家”的感觉。

  这些时日,陈功和家人们就像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四处奔逃,有时连流浪汉都不如。

  黑瓷大盆里盛着大杂烩,有土豆、地瓜、萝卜和青菜,这是小青的创意,虽然是很平常的一道农家菜,但味道却很特别。

  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味道,微辛中夹着醇香,众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地吮吸着。

  “妹子,你在里面放了什么调料?”

  妇人的反应最强烈,她可是饭店的厨娘,味觉自然最为灵敏,却从未体验过这种味道,惊诧地皱起了眉头。

  小青无法做出回答,她只是拿着少爷给的几个小瓷瓶,兵按他的吩咐,在饭菜出锅时,倒进了少许。

  “哦,这位姐姐,小生家里以前也是开饭店的,从小在娘的身前缠绕,久而久之便有了一些体验。”

  陈功有些得意地说道:

  “小生按照我娘的做法,给饭菜里加了一丁点提味剂,便有了这种味道!”

  陈功的话让妇人更加疑惑,主动请求要目睹“提味剂”的神奇。

  桌上摆着两个白色的小瓷瓶,好在瓷瓶在元代并不稀奇,并未引起大家的过多的关注。

  元瓷的造诣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水准,民窑所产瓷器在老百姓家中亦是常见。

  妇人打开其中一只瓷瓶,将瓶口对着鼻孔,微微嗅了一下。

  “阿嚏!”

  马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妇人一脸的惊异。

  “这,这是何物啊……”

  农夫的脸上始终挂着疑云,他见妇人的反应如此强烈,一把夺过了瓷瓶,赶紧凑近闻了闻。

  “啊,味道真冲!”

  农夫摆摆手,赶紧将神物放下,眉头皱的更紧了。

  陈功的亲眷们,都露出了笑意,他们知道少爷的神奇,这对陈功来说,显的微不足道。

  刘伯温在冷眼旁观,他始终不动声色。

  “咳咳,那个啥,这是胡椒,原产自西域,是小生家中积攒下的一味调料,这个嘛……”

  陈功不再卖关子,赶紧解释道。

  “这是小磨香油,原料取自上好的胡麻籽,也是世间少有的佐料……”

  妇人闻言,双手捧起这两瓶调料,眼睛瞪得溜圆,一脸的欣喜,仿佛如获至宝。

  “公子有所不知,贫妇酷爱烹饪,远嫁到岳州,就为能吃到洞庭湖里的鲜鱼……”

  岳州?洞庭湖?

  众人一听,原来他们到了所谓的岳州,洞庭湖就在附近了。

  仔细端详妇人的神态,陈功忍不住想笑,努力用手掌掩饰着自己的表情。

  妇人的眼睛一直盯着两瓶神器,脸上的肌肉几乎僵住了,完全一副职业伙夫,遇到烹饪宝典一般的震撼与痴迷样……

  匠人就要有专业精神。

  一顿大烩菜吃的大家热火朝天,小青很有成就感,不过,她天生爱吃肉。

  陈功顿生怜香惜玉之情。

  入夜。

  陈功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商场,大约有半年时间没来逛了,这里似乎进行了大装修。

  店招和各色海报上,分明标注有“欧妮马”的牌子,以前那个牛叉的“逗尼宛”品牌,竟然倒闭了。

  哎呀,那自己的贵宾卡不会作废了去吧!

  穿回来后,是有时差的,那边已是深夜,而这里却是大清早,来采买物资的市民,开始络绎不绝。

  老头老太太来的最早,他们习惯于排队买比外面便宜两毛钱的鸡蛋,而耗时往往会大于两个小时。

  还有各色生鲜蔬菜瓜果区,也是市民热衷的场所,宛如赶早市一般。

  陈功自然要赶时间,他熟练地挑选了一些熟肉,还有调味料,足有两大包,抓紧去收银台。

  一摸口袋,坏了,银行卡没带!

  肯定是在“长征”路上遗失了,以前那个“逗尼宛”商超,是可以直接刷脸的,哥们可是超白金客户,不用带现金和卡片。

  现在换了牌子,不知可否……

  “小妹,刷脸!”

  陈功面对漂亮的收银小姐,依然是一脸的不正经。

  “刷什么?”

  收银员没听清,头也不抬地问道。

  “哦,刷虹膜,嘻嘻!”

  陈功补充道。

  “对不起,商超刚接手,目前只能刷卡!”

  “哦,是这样啊,我以前可是那个啥,是可以刷脸的……”

  陈功继续纠缠道。

  “小伙子,你快点交钱,我们还要回去接孙子呢!”

  身后的老太太催促道。

  陈功看到几位手里提着鸡蛋的老人,只好让开位置,让她们先付款。

  不交钱是不行的。

  陈功只能将物品先搁在收银台,并好言好语地向小妹承诺,一会就来刷卡。

  小妹白了一眼陈功,瞧你那贼眉鼠眼的样子,怕是没钱,也没脸回来了吧。

  走出商超。

  举目无亲啊,要是父母在世,姊妹双全就好了,只可惜陈功已是孑然一身,世间并无亲人了。

  这个世界养育了他二十年,如今她就是魂一般的存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再没有“陈功”这个人……

  李小曼的身影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我去,你丫肯定嫁了人,说不定已经生了二胎。

  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只有断肠!

  忽然想起了那间当铺,上次还典当了一件元青花,呵呵,有门了。

  当铺里的老者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其貌不扬的土财主。

  “你,你咋才来…难道不想赎当了?”

  半年当期显然已经过去,老者不会忘记那件堪称镇馆之宝的大花瓶。

  “老伯,我去了趟M国,去读研究生,呵呵,才回国!”

  就你一身青布褂子,外带戏服一般的行头,就能出国读研了?

  不深究也罢。

  “老伯,暂时呢,我手头有点紧,这不出国读研了吗,花了一大笔钱,所以嘛……”

  陈功意在筹钱,继续忽悠着。

  “请老伯宽限些时日,我这还有一个小件,再当些钱吧!”

  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把汤勺,完全是元代的物件,是他来时,顺手从饭店的后厨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