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六零章 过渡之痛、幼稚空想

这种过渡可能是混乱的,甚至可能是残酷的。

  因为历史上的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之前,大量的手工业者、市民贫民等,已经组织起来,要求改变继承法、公地垦殖权、以及财富数量达标才能有议事权等。

  英国后来阻止西进,除了土地投机商反对,也确实有大量的“好好开垦当个自耕农、干几年将来当地主”的贫苦自耕农参与的。

  阶级上的矛盾已经不少了。

  历史上,是反英派获得了胜利。即便如此,还是发生了后来的关税动荡、退伍士兵起义、农民起义等。

  而反英派获得胜利,实际上是这个过渡期虽然混乱,但却不至于乱到无法解决。

  因为,大量的亲英派、反分离派,跑路了,跑回欧洲了。

  的确,细软金银、古董字画、船只债券……这些东西都能带走。

  但是,土地带的走吗?房屋带的走吗?庄园带的走吗?

  这些跑路回欧洲的亲英派,大量的地产、房屋被充公,并且在后续的过程中被分配。

  虽然说,的确,是大部分投机商、大商人获得了这些被分配的财富中的大部分。

  但是,底层也跟着喝了口汤,回了回血。最起码宾夕法尼亚的土改,还算是给了那些贫民一些好处,宾家的地产全部归公,半数被投机商买下、半数分了。

  这是反英派获胜的情况。

  而若是亲英派获胜呢?

  反英派获胜,亲英派可以带着细软回欧洲,可带不走房子土地,但起码能把命带回欧洲。

  亲英派获胜,反英派去哪?

  那就只能死了。

  如果不想死,那就只能接受资本主义,摒弃掉小资产者的幻想。

  亲英、反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奴性”还是“自由”的问题,更多的还是经济问题。

  比如说我是个自耕农,家里百十亩地,四五个孩子,日子过得乐呵呵。

  大儿子让他干几年活,或者去学个瓦匠;二儿子去学个铁匠……

  等着快死的时候,跟孩子们说:你们让着点弟弟,家里的地就都给弟弟了。我这边攒了些钱,你们也学了手艺,去西边吧。那里的荒地便宜,老大、老二、老三都去西边,买些地,过我这样的好日子。西边有的是地。

  计划的好好的,家庭也很和睦,结果咔嚓一下子,英国来了法令:不准西进!

  那干嘛不反英?

  不反英,想要保持家族兴旺,就得让一个人继承,剩下的去打工。那家庭和睦就别提了,孩子之间就要先打个头破血流。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