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2000字)

“娘娘宅心仁厚,给她一条生路。”元嗣纵有铮铮傲骨,此时也不得不低头,“此番恩情,元嗣必涌泉相报。”

  “白大人,本宫一介女流,不需要什么报答。”孙太嫔起身走到他的身侧,“明人不说暗话,紫缨有幸得到你的垂青,如今此事闹得人尽皆知,想保她的命,难。更何况,白大人人中俊杰,应该清楚,二公主折腾这么多,无非是想威胁你,娶她。”

  孙太嫔的手轻轻地点在元嗣的肩上,“本宫呢,年纪大了,明年皇上大婚娶了你家妹妹,这管理后宫的权利也要交出……你懂吗?”

  元嗣不抬头,“娘娘不妨直说,元嗣力所能及,定会说到做到。”曾经高傲,更严守家规,不轻易允诺。如今为了紫缨,竟冒着重罪的风险,与后宫嫔妃达成协议。

  “白大人日后必是国之重臣,本宫的二子一女,还望你多多照拂。”

  元嗣微微颔首,不禁眯起了眼,思索其弦外之音,“二位皇子,尚且年幼,元嗣会规劝引导,尊之敬之。长公主,知书达理,温婉大方……”

  “本宫要你求娶祺月,做你的正妻。”孙太嫔伺机而动,“既知她知书达礼,温婉大方,又是国朝长公主,皇帝最疼爱的妹妹。这桩亲事,应该是阖宫喜闻乐见的。”

  元嗣不语,若换作寻常人,两位公主都要嫁给自己,岂不是天大的福气。

  “今日你来了这里,陛下和太皇太后都会知道,”孙太嫔一声叹息,“若你为了一个舞姬,拒绝了两位公主的亲事,她必死无疑。”

  “在下,只是担心配不上长公主,”元嗣心痛难忍,孙太嫔说得不错,都是他,改变了紫缨的一生,“还请太嫔娘娘指点,何以打动长公主的芳心?”

  元嗣一直跪在地上,没注意到祺月已经站在殿外了,听枫一直在旁边默默地,离开留下元嗣一人在内宫不妥,听了这事中细节,又多了一个惋惜的人。

  “她来了。你起来吧,自己去跟她说。”孙太嫔转身回到正座上饮茶。

  ……

  祺月给孙太嫔请了安,便带着元嗣来到承欢宫的小花园,开满栀子花,淡雅恬美。屹立花丛,显得祺月也格外恬静。

  “白大人,可是要娶紫缨姑娘为妻?”祺月背对着元嗣,虽有侍婢站在远处,但仍有些羞怯。

  “并非,臣此番进宫,只是想救她一条性命。”

  “本宫并无官职,白大人不用称臣,为何救她性命?”

  “不过是个可怜的女子,罪不至死。”

  “为救她,愿意娶一个不爱的人?”

  “在下,求娶公主,是天大的福分,长公主美名远扬,是在下配不上。”元嗣未曾想到,长公主言谈这样直接,一针见血。

  “你我之身份,婚姻本就不能自己做主,”祺月不忘母亲所教的矜持,“长在这深宫里,也不认识什么男子,万一哪日被指给了哪家,或去外族和亲,也是凄凉的一生。”

  “陛下疼爱公主,不会这般对待公主的。”元嗣习惯性地为皇帝辩解开脱。

  “本宫应了。还望以后的日子能与大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元嗣愣了愣,终是他负了紫缨,举起双手,弯腰拱手,“与公主结为夫妻,乃是在下三生有幸。”

  ……

  孙太嫔从不亏待孩子,两人在花园说话时,已将听枫喂得饱饱的。

  四人一同来拜见太皇太后,孙太嫔搀着太皇太后坐在上位,“今儿个一早,都跑到哀家的宫里来,是有什么事啊?”

  “回太皇太后的话,是有喜事。让孩子们说吧。”孙太嫔使了个眼色,听枫自觉站到她们这边来,留下元嗣与祺月面面相觑。

  元嗣识得大体,郑重谨慎地跪在太皇太后面前,“臣大理寺少卿,白元嗣,求娶长公主为妻。还望太皇太后,太嫔娘娘允准。臣定当倾尽所有,给长公主一生的荣华富贵,平安喜乐。”

  太皇太后微微诧异,看了看孙太嫔正眉开眼笑,又看了看祺月闭月羞花,再瞧瞧元嗣俊朗丰毅,“倒真是十分般配的一对儿,怪不得今早上还听见喜鹊叫呢。”

  太皇太后叫常伴身边的老嬷嬷,“快……快……去将哀家成婚的,那套凤冠首饰拿来,”太皇太后有些感慨,宫里多少年,没有喜事了,“给祺月做嫁妆!要我们的长公主风光大嫁!”

  太皇太后拉着孙太嫔和祺月的手,“月儿的婚事,你一定要细心操办!有什么事尽管和哀家开口,宫里太久没有喜事了!还是和元嗣,哀家太高兴了!”

  祺月见状,便没有客气,“皇祖母,却有一事,您能帮月儿。”

  元嗣今日不易,除了求人就是在跪着,祺月跟太皇太后撒了个娇,“祖母,昨日在二妹妹的寿辰宴上,跳舞的舞姬虽犯了错,但舞跳得美,孙女儿喜欢得很,能否把她赏赐给孙女儿,做个陪嫁丫头?”

  太皇太后懒得理小辈的恩怨,祺星原就不讨她喜欢,“好好好,人现在在何处啊?”

  “似乎受了罚,仍在二妹妹宫中。”

  太皇太后看了眼听枫,“枫儿,你去走一趟,传哀家的旨意。把人给你大姐送过去。”

  ……

  孙太嫔带祺月回宫的时候,好一顿责备她,自作主张放走了紫缨,成全了他们,真是太心软了。

  祺月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娘总说,女儿家的心意不要轻易告知男子。命盘里已定我们的夫妻缘分,如何经营便是女儿的造化了。这一番祺星爱而不得,一定会恨我、恨元郎、恨紫缨。紫缨便是与他厮守几年,可能也不会得善终。”

  孙太嫔无奈,“有时觉得你傻,有时你又看得比谁都通透。可是万一呢,万一那婢女活下来,一辈子都牵动着你夫君的心?”

  祺月笑而不语,“走一步看一步吧。”祺月没有回宫,反而去了出宫的地方,等着即将出宫的人。虽然大度至此,有些话还是要说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