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18章:见此墓志者,速速退回

石棺内侧的小篆字体行如蝌蚪,密密麻麻,但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字迹非常工整,雕刻的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简直就是书法级别的。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拿纸把上面的墓志拓印出来,都具有着一定的文物价值。

  考古价值,那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墓志的内容,虽然有些难懂,但是许天川凭借着《天鉴秘术》的知识,还是能将其全部通顺的理解出来,只不过就是需要多用点时间而已。

  大概半个小时后,许天川才将墓志上面的内容全部看懂、吃透,脸上的表情也跟着逐渐凝肃,挑起的眉头带着几分惊异和疑惑。

  墓志记载的也确实是秦桓王的生平事迹,赞扬秦桓王人善心慈,好善乐施,体恤百姓,被封为秦桓王后赐封地为洛阳,在洛阳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废除奴隶制度,修改律例,开粮仓赈灾等等等等,深受百姓爱戴,夸张到被百姓奉为‘圣人’。

  这些都跟史书上记载的吻合度极高,说明秦桓王是个妥妥的‘明主’。

  但还有一点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

  墓志上撰写着,秦桓王其实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儒教弟子,推崇的是儒学思想。

  儒教!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发展而成的一个信仰宗教,信仰的是儒家思想。

  这一点就让许天川感到很诧异,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所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理念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也就是严刑峻法,以强硬的手段充分调动秦兵壮丁的积极性,更容易让秦国迅速壮大,当然了,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被后人称为‘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这也是为什么秦桓王体恤爱民,人善心慈了。

  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记载,那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秦始皇向全国推崇的是‘以法为教’的法学思想,说白点这就是等同于很秦始皇对着干,那肯定不能说出去了,更不能向外推崇自己的儒学思想,只能自己偷偷的实行,做到仁政爱民。

  有一说一,就单凭这一点,许天川对于这个秦桓王还是挺佩服的。

  墓志不可能随意胡乱杜撰。

  古人讲究言简意赅,以上的这些肯定不足以在墓志上撰写近万字,后面还有秦桓王生平的其他事迹和死因。

  虽然确实写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三五七八个字带过,唯有一件生平事迹却占据了整片墓志的一大半内容,这件事情同样也是秦桓王的死因,也让许天川脸上凝重的表情难以平复。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