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718.肖邦的上帝,夏树的信念

“和你预测的好像差不多。”

  选手席的一角,段冉极小声的在秦键耳边哈气道。

  秦键淡淡的笑了笑,他拍了拍段冉的手背,示意对方继续听下去。

  ...

  肖一和肖二,乍一看好像肖二的创作应该在肖一后面。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肖二才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在1829年。

  而肖一的创作是在1830年。

  只是肖二的正式发行时间是在1836年,比肖一的发行时间足足迟了3年。

  所以大多数人都以为肖二是肖邦后来创作的。

  肖邦一生之创作过两首钢琴协奏曲,这两首作品应该是他笔下最为宏大的两首作品。

  用李斯特的话说——‘肖邦没有创作宏大管弦乐的抱负,他只满足于在象牙塔琴键上笔耕不缀。’

  这是音乐史上的一大损失,但又是钢琴史上的一大幸事。

  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其实是古典主义的守护者,他用钢琴创作坚守着这块纯洁的土壤。

  这就必须要说到他心中的上帝了——巴赫。

  巴赫是肖邦的神。

  肖邦的音乐作品尽管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一点与浪漫主义思想相吻合,但他骨子里受到的古典主义音乐教育却从来没有变质。

  在系统的古典音乐学习中,他迷恋上了巴赫。

  甚至在学习完巴赫的十年后,他还能只凭记忆完整的弹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这种伸入血髓的崇拜也直接影响到了肖邦的创作。

  肖邦根据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写下了24首前奏曲【op28】,这套前奏曲见证了肖邦的不朽。

  协奏曲对于每一个作曲者都是一座高山,这一点毋庸置疑。

  能够写出一部钢琴协奏曲,意味着一个作曲者已经站在了山顶。

  19岁的肖邦带着巴赫精神开始了他的第一首协奏曲的创作——

  人生中的第一次或许都是这样,会带有某种情绪,在其打上某种印记。

  这,就是肖二的诞生。

  在肖邦第二号协奏曲中,人们很容易发现巴赫的影子。

  从管弦乐的配器到主奏钢琴旋律的织体外形以及和声流动。

  全曲低音线条的走向和独特的对位性都预示着这部作品实际上是可以有两种方式演奏的。

  一种是富有肖邦式的浪漫主义。

  而另一种就是富有古典主义的巴赫式演奏。

  弗雷德此刻的舞台上表现的自然无比,他深邃却不多情,他严肃的像是自己演奏的就是最为正统的肖二。

  他虔诚的像是在演奏信仰。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