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546. 乐思下的两极,趋于一致的解读

然而,除了情感表达之外,乐思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

  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内涵,所以排练之时不论蔡松如何用小手段去营造他想表达的音乐气氛,秦键都能以他自己的演奏方式来填满对方心中对于钢琴声部的需求。

  就像沈清辞前不久给秦键讲述的关于rabuto弹性速度中所提到的一个观点——用听觉来判断音乐速度的演奏者很难整走近音乐本身。

  这话不仅试用在肖邦的作品,秦键觉得放到任何一部结构严密的古典音乐作品中都是适用的。

  从15:27到16:03,秦键在这个被拉长了36秒的作品中并没有真的放慢自己的演奏速度。

  他是如何做到的?

  这一点上,他有自己的小秘密,这是属于他的。

  同样,这也是另蔡松深佩不已的地方,秦键确确实实是一个钢琴的高端玩家,他有着非比寻常的个人技术。

  说到底秦键还是以个人的方式来演奏了k466,但确实不是录音cd里的那个版本。

  如果以钢琴为主角来听,这一遍k466还是属于他的,但又完美的和蔡松的脑电波配上了对儿。

  就有了这一幕。

  这种匹配也源自二人对于作曲家乐思深层内含的相同解读。

  虽然二人一独奏者一智慧,思考的出发点到角度也大相径庭,但是在得到的最终认识上却格外相似。

  二人在莫斯科的一次长聊中,也因秦键和dg录制的三首协奏曲而起聊了不少彼此对于莫扎特音乐的看法。

  蔡松对于莫扎特音乐的评价是“明媚与优雅的情调之下所隐然流露的是浅实深的伤感”。

  对此秦键表示了赞同,这些内外要素共同构建出了只属于莫扎特音乐的风格与气质,同时秦键还表示除了音乐内在情感之外,莫扎特的音乐也真实的反映了在封建贵族走向末路的时代里,人们对于生命、价值、平等等一系列主题的认识。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蔡松的认可。

  或许两个人在各自诠释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甚至是两个极端的方式,但是最后的终点却是一致的。

  就像这一次的的费加罗婚礼,其故事本事就是一个很莫扎特的的故事——‘一个普通公民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贵族进行斗争的故事。’

  故事就像莫扎特音乐精神的一个面,两人在这个面上早已达了终极共识,所以一遍排演,互看两眼,足矣。

  观众席上,所有人都静静的欣赏着。

  这样的一幕,这样的音乐画面,实在不寻常。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