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二十五章 讨伐檄文

  燕王府,朱棣召集主要文武官员商议接下来的战局,张玉等武将争相发言,姚广孝等文官也频频献计献策。

  商量了半天,朱棣有些建议欣然采纳,有些建议委婉拒绝,最后指着一直沉默的徐灏,笑道:“为何不说话?”

  徐灏说道:“我在想那奏疏,可以借此展开舆论大战,或许不比战场上的胜利所带来的影响稍差。”

  三天前,集徐灏等多位北方大儒之手笔的奏疏被快马送往京师,头一句即是出自徐妙锦的“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此乃政治上的针锋相对,为了争取民意和起兵的法理依据,占据礼法道德上的制高点。

  这第一句就把天下诸王和燕王营造为兄弟间同气连枝,隐隐指出藩王与建文皇帝之间有着杀父之仇。

  朱棣亲自审阅修改,奏疏里全文如下,言及自从父皇春秋已高后,每岁都会召诸王或一度或两度入朝,健康之日尚且如此,而病危之时焉得不召唤我等诸子见之?既不知父皇得了什么病,亦不知服用何药。

  {礼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即使忝为皇子分封于燕,离京三千里之远,可每年朝觐,马行不过七日,父皇生病日久,如何不令人来报?不得一见父皇,知何病,用何药,尽人子之礼也。

  焉有父病而不令子知者?焉有为子而不知父病者?天下岂有无父子之国也邪?无父子之礼者则非人之类也!况父皇闰五月初十日未时崩,寅时即殓,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

  礼曰:“三日而殓,候其复生。”今不一日而殓,礼乎?古今天下,自天子至于庶人,焉有父死而不报子知者?焉有父死而子不得奔丧者也?及踰一月,方诏亲王及天下知之,如此则我亲子与庶民同也。又不知父皇梓宫何以七日而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

  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七日即葬,礼乎?今见诏内言“燕庶人父子,岂葬父皇以庶人之礼邪”可为哀痛!

  未几即拆毁宫殿,掘地五尺,明有诏云:“太祖高皇帝开基创业,平定天下,用心三十年,纪纲法度,布画大宝,犹如起造巨室,与人居处,苟为官者不修政事,不守法度,如拆毁室庐,欲求安处,焉有是理?”

  旨哉言乎?今奸臣首将宫殿拆毁,与所言大相违背,使天下之人遵法,亦难矣!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