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十三章 大棺材

几个行动队员七手八脚搬运董行风二人的尸体,刘言此时再次回望,闪光的战舰已经不知去向。

  看来对方的人品没那么不堪,不但把自己送回来了,还确认的确获救才离开。

  只是好好的为什么要往老子眼里灌东西?

  那么多东西进了眼睛、大脑,虽然没瞎没死,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或者这就是对方读取思想的一种手段,确定自己没有敌意后,才释放回来。

  总之不可能是毫无目的,虽然现在没察觉有问题,不等于以后不会出事。

  这时苏婷拍了拍他:“看什么呢,走吧!”

  回到基地,许多人都在大门口迎接,看到他群情激动,都鼓起掌来!

  如此奇迹般生还,即便是爬回来的也是英雄。

  奇迹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人希望。

  就像从小喜欢的一个明星,自己老大不小了她却依然青春不老,这种小奇迹能让人生燃起希望,似乎只要通过努力,自己也能做到,这就是示范麻痹作用。

  刘言脱下软盔原本想说两句感谢话,最后只挥了挥手。

  他连怎么称呼这些人都不知道,总不能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还是曲晴最懂事,过来挽着他的胳膊扶着他:“饿坏了吧?”

  在小会议室里,刘言顾不得几个负责人的注目,喝了不少水,吃了两盒饭。

  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他怎么回来的,这种恶劣天气别说攀上深渊,这几十公里路都走不回来,何况还带着两具尸体。

  他把被困这二十小时的情形大致说了,黑暗摸索、雪上符号、无形精神力等等,一直到被扔在雪原上。

  他略去了眼睛被灌东西的情节。

  自己本身已经够怪异,别再增加内容。

  而且他也不信这些人有办法取出那些东西,说出来不过是躺在试验室被人研究一阵子,是福是祸干脆还是自己独自面对。

  听完他的经历,大家对战舰以及那股精神力做了一番猜测,但并没有什么独到的见地,总体偏向于认为对方无恶意。

  为了确认对方已经离开,暴风雪后将再次搜索周围三百公里。

  另外除了苏婷,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次特殊状况的处置不够专业谨慎。

  梁山轻拍桌面:“那种东西对我们毫无用处,有什么好调查的,一开始就该直接贴几块高爆,炸了了事。”

  他的意见最具代表性,大家都认为一开始就该直接摧毁,免留后患。

  曲晴对这些没发表意见,倒是对刘言的勇气十分赞赏:“在那种地方二十小时,换别人早崩溃了,你还与对方周旋,这种事情能全身而退的,也就是黑石了。”

  曲晴是第二个叫他黑石的。

  看她的神情,这个黑石在这些逃亡者中无疑声望很高。

  苏婷把战舰坠落后的救援情况也大致说了。

  当时她运气好,正准备钻冰洞,战舰就滑移了。

  和刘言判断一致,果然是战舰前方的冰谷开裂,战舰滑下去有两百多米,然后舰体打横,整个掉了下去!

  苏婷说得很实在:“当时我们都觉得这么高的坠落,内部人员生还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挖通救援通道可能需要六十小时,加上暴风雪不能施工的时间,整个救援可能要用时五天五夜,你们即便没摔死,也撑不过这么久。”

  最后她说:“我一直盼着奇迹发生,这次你要是没回来,他们非把我吃了!”

  苏婷自始自终也没说救援是否展开过,刘言也没问。

  下到两百米深渊救援不是说干就能干的事,何况这里还是南极。

  即便刘言有特别的价值,青云之界依赖他导航,这些人恐怕也只能望冰兴叹,他们毕竟是流亡者,技术能力虽比人类强,但也不是无所不能。

  刘言没什么可抱怨的。

  按照原来的计划,一小时后就要展开青云行动,现在看来得推迟了,毕竟刘言休息不足。

  宁东青介绍了基地准备工作,深井已经安装测试完毕,随时待命。

  最后一致商定,任务推迟二十四小时,明天上午九点出发。

  大家都散了,刘言回房休息。

  昨夜没有报平安,丁柔有些担心,发来信息询问,刘言有些感动,留言让她放心。

  这时候还是凌晨五点多,刘言洗个澡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彻底恢复了体力精力,感觉从未有过的舒服。

  凌晨时又累又困,睡前他没敢深究渗入自己大脑的那些东西,担心会吓得睡不着,反正也没什么不适了,暂时装作没事。

  这时候却装不下去了。

  他给自己做了一个体检,并没有发现什么阴影结块,那些水银状的东西不见了。

  刘言松了口气,也许那真的是某种思想检测手段,确定自己无敌意,就像做消化道钡照影需要先服用钡餐硫酸钡一样吧。

  如果自己和梁山一路货,一心想着炸掉对方,可能就回不来了。

  这些都是猜测,不管靠不靠谱,反正能自我安慰。

  起来后他在基地里转了一圈,在中央大厅里,深井已经安装好了,与刘言想象的很不同。

  一开始知道这东西,他以为会像巨大的射电望远镜那样,在山间盆地挖一个巨大的坑,然后向地下伸展,一层层仪器重叠,形成一个井一般的发射装置,向宇宙射出巨大能量。

  后来考虑得多了,明白深井是跨宇宙的,并不需要定向,未必真的是个朝天井。

  再看苏婷拆迁快捷,南极基地空间不大,差不少猜出来这东西外观不会太复杂惊人。

  刘言曾以为是一道门,或者像两支巨大的牛角相对,一旦启动,静电就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一圈圈电光环绕着牛角滚动。

  实际上深井是横着的,有十二米长,看上去真的很简单,像一条隧道,占了大厅一半。

  它的总体形状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入口端四米见方,出口差不多三米,所以很像一口棺材。

  不得不佩服苏婷的审美偏好,她好像特喜欢往死里整。

  哪怕在这玩意外壳上做一些无用的装饰,也不至于弄得这么难看。

  不过站在入口往里看,真的有点井的感觉。

  所有见到刘言的人都与他热情打招呼,不少人叫他黑石,他微笑默认了。

  碰到了杨简,于是又一起去看了明天进入青云之界的装备。

  因为界内没有道路,一路山区,全地形车无法开进去。

  目前也没有合适的飞行器可用,杨简说:“这方面我们之前没有下功夫去做,以我们的技术储备,搞出悬浮车不难,已经组织人手全力开发,很快会出成品。”

  其实以目前人类的技术,也是有能力跨过石化能源进入更高领域的,但是因为石化涉及两千多个化工领域,利益极其巨大,许多与其抵触的新技术刻意被忽略或者压制。

  刘言猜测,逃亡者开发出悬浮车应该很容易,他们冻结技术,很可能因为石化行业也有他们巨大的利益。

  不过随队有十几台全地形四足机器马,差不少两米高,代替全地形车。

  这些机器马看上去像是人类的军用战狗机器人,只是大多了,而且只有四条腿,并没有为各种探测器设计一个马头,看上去就像无头大狗。

  不过流亡者的技术要成熟许多,机械腿更加强健,外观设计也流线化,最主要是可以骑乘。

  这些机器马是梁山提供的,一部分驼装备,一部分人骑,两人共乘一台。

  有了这些机器马,就可以多带恒温服,于是任务周期可以延长。

  不过第一次任务还是按原计划定为五天,以探测为主。

  杨简说这些恒温服还是当年为了极地任务开发的,没有考虑更复杂的环境要求,毕竟南极需要吸氧的时候不多。

  更好的氧气压缩技术已经在开发中,很快也会有外挂氧气提供,那时候就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探险任务。

  杨简还展示了武器,和昨天董行风携带的一样。

  刘言有些纳闷,这样的武器算非杀伤,那杀伤性的是什么?

  大多数时间刘言都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家似乎也习惯于他的孤寡离群。

  六点准时开饭,套餐送到了房门口。

  在这个基地里工作,真的和蹲监狱没区别。

  一盒饭吃了一半,战舰中那种身边有人的感觉又异常清晰地出现,还没等他有所反应,突然有人在身后问:“你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一种背叛吗?”

  新书上路,推荐、收藏非常重要,关系到本书展示度,起点新一波推荐又开始了,成绩只能说马马虎虎,朋友们帮帮忙,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