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74章 公报私仇

许清脱困回京后,从第二天起,京华时报推出了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开始以每天四个版面的力度,连篇累牍的报道党项人在西北烧杀抢掠的细节。比如安疆寨数百人被夏军夜袭,杀人烧寨焚尸,余生都不满二十人等等。

  并着重列出数据,说明西夏犯边这几年间,朝廷在西北耗费了无数的财力兵力,为了抵抗残忍的西夏狼军,为了保护国家、保护百姓的家园,八贤王将积攒的五十万贯钱捐了出来,而仁名满天下的皇帝,夜里饿了却连碗羊肉面都舍不得吃,掏空了内库补贴军用;一国之母曹皇后更是亲自于宫中种桑养蚕,抽丝织布补贴宫中用度。

  尽管如此,在西夏人凶狠的攻击下,朝廷军须粮饷仍然不够,无奈之余,皇帝才不得不含泪几次向百姓加赋,西夏的入侵就是造成大宋民生困苦的罪魁祸首,京华时报这种连日轰炸式的报道,刻意的渲染,突出西夏人的凶残、宋军士卒百姓的悲壮,在民间掀起了一轮反夏高潮。

  这个年代讯息传播手段落后,加上朝廷从未刻意在这方面作过宣传,几年来朝廷在西北用兵,大致的胜负百姓们能得知个大概,但这样的细节是不可能知道的,对西夏人这种凶残的、毫无人性的烧杀抢掠,也没有这么直观详细的了解。所以京华时报的这翻报道,带给百姓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

  街市勾栏之中,到处是讨伐西夏人的怒吼声;许多有爱国之心的商人,听说了皇帝与皇后的种种事迹,泪流满面的跑到皇宫前,请求给朝廷捐钱捐物。

  正在遴选青壮补充禁军的招兵处,涌来大批汉子要求加入禁军,连曹佾这些武将之后,也被激得跑到皇宫请求赵祯准许从军,许多激扬的士子更是当街对酒狂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如今京华时报在京发行量第刊已超过两万份,影响力已经不止于京城一带,由于其它各路没有报纸,京中竟因此催生了一个新的行当,一些机灵的人专门回收二手报纸,然后送到各地去发售,生意竟然极为红火。

  第三天的朝会上,一向深居简出的八贤王,配着先皇御赐宝剑上殿,须发肃然,不怒而威!赵祯同样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一举通过了上次朝议悬而未决的兴武举、办武学之举措,当廷颁下圣旨,与文举一样,武举每三年一届,凡大宋百姓,只要身家清白,不论士农工商,年满十六岁男子皆可参加选拔。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