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五章 云中子仙言惑众!

杜元铣在郑道撤去入梦术不久,就醒了过来。

  梦中的一切,他都记得非常清楚。

  大祸临头?

  难道是是白日里对妖氛之事,太过担忧,才有此梦?

  总不至于是哪位仙人托梦示警吧?

  他躺在床上,脑中想着各种可能,不知不觉就到了要起床的时间。

  他已经是个老人了,睡眠本来就差,夜里醒来,再难入睡,也是正常。

  可是想了那么多,这奏章,就可以不上了吗?

  他杜元铣,会为了一己安危,趋吉避凶,罔顾大商社稷吗?

  他做不到,所以,他还是死了。

  宰相商荣接了他的奏章,以为是个劝谏纣王的好机会,就带着他面见了纣王。

  结果被苏妲己轻飘飘几句定了死刑:

  “云中子方外术士,假捏妖言,是为妖言乱国!”

  “杜元铣乃云中子朋党之流,恶言生事!”

  “百姓至愚,一转此妖言,不慌者自慌,不乱者自乱,致使百姓惶惶,莫能自安,自然生乱。”

  “此为妖言惑众,其罪当斩!”

  从狐妖口中说出妖言惑众这句话来,有些讽刺。她的话并没惑到太多人,但她也不需要惑到多少人。

  迷惑纣王一个,就够了!

  杜元铣,就这样被纣王判了斩首之刑。走在行刑路上,他想起前夜的梦,那个大祸临头的梦,忍不住老泪纵横。

  先帝啊,老臣不能再为成汤效力了,成汤社稷有危险了啊!

  若能拼得一死,唤醒大王,老臣又何惜一死?

  奈何,妖孽未除啊!

  而上大夫梅伯为杜元铣鸣冤,激愤之下失了规矩,被判炮烙之刑,只待炮烙造成之日就要行刑。

  宰相商荣进谏不成,眼见两人一死一囚,心灰意冷,告老辞官。

  这些消息,传得飞快,郑道第二天就在集市上听说了。

  原本他也没以为,事情会有变化。只是,当他真正面对了这些时,他还是忍不住,在心里为那位只见了一面的老人,叹了一声。

  云中子啊云中子,这就是你来朝歌要做的事吗?

  你的目的,阐教的目的,达到了!

  如今世人皆知,王宫有妖,忠臣被害,天下将乱啊!

  没错,这就是郑道的答案,这就是云中子的目的!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既有妖孽,国之将亡!

  由他云中子出山,亲自向天下人宣告:殷商王宫出妖孽了!

  这就是阐教推动封神计划的第一步!

  给天下一个动乱的理由!

  任何一个政权,试图推翻前一个政权的时候,都会找出各种理由。

  替天行道也好,清君侧也好,打倒暴君也好,都需要一个理由。

  殷商传国六百年,到如今,纣王登基不满十年,这段时间里,虽有北海诸侯叛乱,但大商朝整体还算称得上国泰民安。

  要知道原著第一回对纣王即位时的描写是:

  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

  这哪是天下大乱的样子,这是天下大治的样子啊!

  纣王,此时的纣王,此前的纣王,所作所为并不像一个王国的昏君,更像是一代明君!

  他身为帝乙第三子,本不该继承王位,是他的文才武功,让他获得了王位。原著中有诗,赞他文武双全:

  打虎雄威气更骁,千斤膂力冠群僚。托梁换柱超今古,赤手擒飞过鸷雕。

  诗中或有夸张,可黄飞虎反出朝歌时,纣王战三将无伤;朝歌城前,纣王又于群战之中取了南伯侯鄂顺的性命。

  这都是实打实的战绩!

  要说文才,更不必说。娲皇宫里题诗,淫诗不假,可谁能像他纣王一样,顷刻之间就可成诗呢?

  如此朝廷,如此商朝,没有一个动乱的理由,天下怎么乱得起来,封神之事如何推行呢?

  狐妖化身的苏妲己进入王宫已经两个月,可天下人,谁知道这些?

  谁知道王宫有妖?

  更何况,这两个月里,苏妲己做了什么呢?

  只是纣王两个月没有上朝而已。

  明朝万历皇帝,可是三十年不上朝啊!他亡国了吗?

  阐教接下了封神的担子,不主动出手,扰动局势,难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吗?

  这才是申公豹助狐妖入宫的根本原因,这才是云中子指妖而不除妖的原因!

  讲什么天数注定,谈什么圣人安排,难道他云中子不知道妖狐是女娲派来的吗?

  他云中子真正想过要除掉狐妖吗?

  没有,他从来就没有除妖的打算,他只是要让天下知道,王宫有妖而已!

  苏妲己看似为自保而说的“妖言惑众”,还真就说对了!

  不过不是妖,而是仙,仙言惑众!

  狐妖受了惊吓,迫于自保,也迫于云中子给的压力,她明白,得加快作乱的速度了!

  所以她第一时间献上了炮烙之刑!

  她明白,如果她还是没有动作,可能下次的除妖就是真事了!

  阐教能把她送进来,就能再送进其他人。她不动手,不能满足阐教的期望,不能执行女娲的命令,她就会成为废物,会被灭口!

  云中子,不过轻飘飘到朝歌走了一遭,毁了一支随手制成的木剑,就得到了如此成果:

  忠臣死一个,囚一个,告老还乡一个,还有了王宫有妖的传闻!

  天下离大乱还远吗?

  郑道在见云中子之前,就想到了这些,所以他故意拿话试探了云中子。

  而云中子虽然顺利完成了师门任务,行程却被他捏造的习通道人点破,阐教之后的行动,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所顾忌,还是会更加隐秘呢?

  这些,他都不得而知。

  此时的郑道,回想起前世对云中子福德真仙的印象,不由得感慨莫名:这样下去,阐教中,还有谁,是正面人物呢?

  他又想起了杜元铣在梦中的话,杜元铣曾从闻仲口中听到过云中子的名号。

  果然,连闻仲出兵平叛,也有内情吗?

  原著第一回就说: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

  可稀奇的是,北海袁福通造反,为什么不是武将出征,反而是文臣之首,闻仲出兵呢?

  当然是有人要把闻仲从朝歌,从纣王身边调开啊!

  有闻仲在,娲皇宫会有淫诗吗?

  有闻仲在,苏护敢反商吗?

  有闻仲在,苏妲己会进宫吗?

  有闻仲在,云中子还会来朝歌吗?

  有闻仲在,杜元铣、梅伯、商荣等人会死吗?

  这些事,只要闻仲在,全都不会发生。

  所以,闻仲必须不在。

  所以,闻仲会在北海耽搁十几年不能回朝。

  只是,背后黑手,会是谁呢?

  阐教?

  还是天庭?

  又或者,连截教也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