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四章 懂方法不懂政治

宫卫禀报帝辛:“大王,袁大夫求见。”

  “宣。”帝辛对袁洪的表现很满意,现在他手中拿着一把短剑,正是用钢铁打造。

  袁洪来到内殿,“拜见大王。”

  “卿来的正好,你看这便是用高炉炼制的钢铁锻造的短剑,锋利无比,可以轻易斩断铜剑。”

  钢铁无论是硬度还是韧性方面,在这个时代远超其他金属。这便是合金的优点。如果他愿意花费更多心思,他还能制造更多不同种类的合金,但是这个时代,有钢铁就够了,多了,可以有,但没有必要。

  袁洪没有兴趣看帝辛手中的匕首,在他原本生活的时代,随便一把菜刀都可能比帝辛手中的匕首质量要好。而且菜刀再厉害,能打得过手枪吗?

  “大王,臣刚从驿馆过来,我听冀州侯说,您要娶他女儿为妃?不知是真是假?”

  帝辛有点意外,“袁洪你消息倒是挺灵通,你来见朕便是为了此事吗?”

  帝辛语气不太好,没有帝王喜欢臣子探听他的消息,而且还来质问他。

  “臣不明白,为什么大王突然要纳冀州侯的女儿为妃。自臣受娘娘之命来辅佐大王,所见大王胸怀大略,并不亲近女色,为何突然要纳妃?”袁洪并不怕帝辛,也没有把柄受制于帝辛,他是女娲娘娘派来的人。

  “朕是按照卿的意思做的呀!”帝辛把手中的短剑放下,很疑惑地看着袁洪,“卿第一天来,便给朕进言,陈治国之策,集权削藩,是不是卿之策?”

  袁洪不明白,他是说了集权削藩,可是没说娶老婆,“这和大王纳冀州侯的女儿为妃有什么关系?”

  帝辛反问:“依卿所言,集权如何行之?”

  “这……”袁洪一时语塞,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别人做过,也从来没有具体替帝辛考虑过。

  “看来卿只知策论,不懂施行。”帝辛得意道,“朕便来告诉你,为何要纳冀州侯苏护的女儿为妃,;若要集权,须有朝臣支持,而此时朝臣之中,支持朕的只是少数,虽有武成王黄飞虎、中议大夫杨任听命于朕,但在朝堂之上,难以与王叔比干、宰相商容等抗衡;如此情形,你告诉朕,能贸然动手集权吗?”

  “这……,不能。”

  “所以朕便要取得诸侯的支持,以外力推行新政集权。天下八百诸侯,四大诸侯伯长各怀己志,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更是不愿意看到朕集权。朕手中权力越少,越需要依靠东伯候姜桓楚,他自然也不会在这方面帮朕;北伯侯崇侯虎忠于朕,可是实力太弱,境内叛乱尚不能平。卿再告诉朕,天下诸侯,谁能帮朕?”

  “冀州侯苏护?”袁洪刚说出来就后悔了,他被帝辛引导了。

  “天下八百诸侯中,除四大诸侯伯长,便只有冀州侯与扬州侯有实力,可助朕。”

  扬州候的女儿已经是帝辛的杨妃了,那么答案很明显,帝辛还想要冀州侯的支持,正好冀州侯苏护也有一个可以嫁人的女儿。

  袁洪感觉自己太幼稚了,政治觉悟竟然这么低,这些问题都需要帝辛点出,太给穿越众丢脸了。

  帝辛见袁洪此刻如梦初醒的表情,很得意,便继续道:“起初,朕听到卿之策论,只是想拉拢冀州侯支持朕集权,中谏大夫费仲为朕出联姻之计,只待合适机会便可施行。但是现在,哪怕不为推行新政而集权,朕也要与冀州侯苏护联姻,卿可知为何?”

  “难道是因为铁矿石?”袁洪这次没有迟钝,想到了这一层。

  帝辛满意道:“正是如此,卿发明高炉炼铁之法,有功于大商,有此法,炼铁不再是难事,可造福万民。然而朕去观之,此高炉炼铁之法,甚是简易,数百工匠便能为之。只需垒一高炉,投入铁矿石和木炭等物,便能炼出钢铁。不久,天下诸侯便都能学会此法,商朝优势何存?但是铁矿石唯冀州独有,依卿之见,朕该如何对待冀州侯?”

  袁洪很讨厌现在的聊天节奏,他被帝辛牵着鼻子走,帝辛把情况铺垫好,给他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让他回答。他不想说出这个答案,可是又想不出来其他更好的答案。

  他现在已经将高炉炼铁的配套设施都制作完毕,工匠现在只需要往高炉里面投料、便能产出钢铁,全程不需要炼气士参与。高炉炼铁的确简单,大炼钢的时候,农村都到处能炼。

  至于铁矿石资源,当然不只是冀州有,但是目前已经探明,能挖掘铁矿石的只有冀州。掌控资源,便是掌控天下,帝辛在这点上比袁洪要明白。帝辛是商王,站在天下的角度看问题,而袁洪只是一个修仙者,修仙者从来都是只为自己而活。

  袁洪不死心,“难道只有联姻一个方法吗?”

  “联姻是最简单的方法。”

  的确,一个女人的婚嫁便能改变天下大势,没有比这更简单,成本更低的了,这个方法中国用了几千年。

  “如果苏护不同意呢?”

  “朕便举兵伐冀州。”帝辛再次疑惑地看着袁洪,“卿的策论第二条便是削藩,冀州侯势大,崇侯虎不能压制,现在又掌控铁矿石,如果不愿与大商一心,久必为患,正可借此机会削藩。”

  袁洪刚来给帝辛讲策论的时候,帝辛惊为天人,如醍醐灌顶。帝辛不明白,为什么袁洪此刻表现的这么愚钝,仿佛那些策论是抄袭别人的试卷得来的。

  袁洪并不是愚钝,他只是不想看到事情往《封神演义》上面重合,本来以为帝辛不再迷恋女娲娘娘女色,就不会想着娶苏妲己;不曾想,现在因为政治,必须要和冀州侯联姻。虽然理由更合理,更充分,但是结果是一样的。

  “臣明白了,谢大王为臣解惑。”袁洪没想到集权削藩竟然是这样施行的,帝辛娶冀州侯苏护之女,便可一石三鸟,对内可以借冀州侯的支持,推动集权;对外可以削冀州侯这个藩;顺便还可以掌控铁矿石资源。

  “卿明白了便要替朕谋划此事,与苏护提出联姻之事,他似有推脱之意,朕想得到冀州侯的支持,并不想伐他。你去见苏护,他提起此事,态度如何?”

  “苏护甚爱此幼女,不忍远嫁。若苏护愿意支持大王,大王是否可以不纳苏护女儿为妃?”袁洪觉得只是想让苏护效忠而已,为啥一定要娶他的女儿,实在不行,苏护还有一个儿子苏全忠,帝辛如果非要联姻结盟,也可以把自己女儿许配给苏全忠呀。只要苏妲己不进宫,看起来就和《封神演义》的剧情不一样,他心里就安心一些。

  问题是帝辛没有女儿,只有三个儿子,最大的儿子殷洪也才十四岁,是姜王后所生,殷郊十二岁是黄妃所生,最小的儿子武庚是杨妃所生,只有十岁。

  帝辛皱眉道:“卿为何一直纠结朕纳苏护之女?莫非卿见过苏护之女?对她有意?”

  “没有,没有,臣未曾谋面。”袁洪赶紧澄清。

  天地良心,他的确没有见过苏妲己,古代大家的女子都在闺阁内院,轻易不会见外人。他去冀州只待了一天,夜里都没有留宿,并没有见过苏妲己。

  “朕纳苏护之女为妃,便是要让朝堂内外,天下诸侯都看到苏护支持朕。卿还有何疑问?朕知你与苏护联系甚密,你受娘娘之命来辅佐朕,便要与朕分忧,此事关乎朕能否推行新政,执掌朝纲。卿可去与苏护晓以利害。”

  “什么?还要让我去劝苏护进妲己?”袁洪脑子彻底蒙圈了。

  他把事情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发现一切的根源竟然是他。若不是他陈集权削藩的计策,帝辛便不会想到争取冀州侯苏护的支持,便不会提出要与苏护联姻纳苏护之女为妃。

  若不是袁洪推动高炉炼铁技术,铁矿石也不会变成战略资源,冀州也不会成为商王必得之地,苏护便不用站队。

  无论从哪方面来考虑,最终结果都是帝辛要得到冀州的支持,而且志在必得,苏护进女都不可避免。

  而现在,袁洪为了辅佐帝辛,维护商朝,还要去说服苏护,促成这件事。他现在感觉自己是一个矛盾体,明明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却是因自己而起,还要推动事情往那方面发展。

  “命运,你是在玩我吗?”

  袁洪最终还是答应替帝辛去劝说苏护,因为无论从哪方面分析,和冀州侯联姻,都是对商朝有利无害的。

  袁洪离开王宫再次来到驿馆见苏护。

  苏护关切地问道:“袁大夫面见大王,情况如何?大王是否改变主意?”

  “侯爷,你看我现在的脸色便知道答案。”

  袁洪的脸色不好看,苏护抬头看了袁洪一眼,便一下子坐在凳子上,不住叹息。

  “侯爷不愿意将女儿嫁给大王,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若不把我当外人,可说出来,我与你分析一下。”袁洪也知道,在商朝,女人地位并不高,苏护作为一方诸侯,应该不至于为了女儿,而去得罪商王。

  苏护抬头看了袁洪良久,叹了一口气,“不瞒袁大夫,的确有难言之隐,我已把女儿许与西伯侯姬昌之子伯邑考。”

  袁洪没想到苏护此时便已经想到要投靠西岐。如果不加以阻止,此消彼长,有了苏护的支持,西岐势力必定大增,那么商朝真的危险了。

  “必须阻止西岐壮大。”

  “侯爷,商王与西伯侯孰强孰弱显而易见,为何你宁愿与西伯侯联姻,而拒绝商王?难道你不知道你若拒绝,大王便会兴兵伐冀州?到时候冀州百姓生灵涂炭,侯爷忍心见此?”

  这些现实情况苏护如果不明白,现在也就不会这么纠结了。可是他还有另一层考虑。

  “袁大夫不久前刚到过冀州,也见冀州百姓为了谋生,侵占山林,驱逐妖族之事。与妖族共存是商朝立国之本,商王成汤因此策而伐癸代夏。若此事被商王知道,追究起来,便是跳起两族争端之罪,是对娘娘的大不敬,商王必然会兴兵伐冀州。因此我才想到与西伯侯联姻,以求互保。”

  “这……”

  袁洪现在真是快疯了,怎么又出现一个矛盾点,还涉及到人族和妖族的两族关系问题。苏护与西伯侯姬昌结盟互保的做法不仅与袁洪的初衷相违背,还会危及商朝的统治。

  “据我所知,冀州旱灾已经结束,春粮已经种下,侯爷为何还要驱逐妖族,侵占妖族山林?”

  保持现状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挑起战争?我们妖族吃你家大米了吗?

  “袁大夫没有封地吧!”

  “额,有什么关系吗?我尚无封地。”

  “我苏氏部落当年跟随商王成汤伐夏,被封在冀州,六百多年过去了,苏氏部落人口增加了十倍,而封地并未扩大一分。现在新增人口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若不开垦山林,如何养活他们?”

  “可是侯爷有没有想过,冀州土地是有限的,哪怕是山林,不出二十年,也会被开垦殆尽,那时候还能向哪里开垦土地?”

  袁洪现在有点理解灭霸的想法了,可是灭霸明显不是学霸,他虽然一个响指让世界人口减半,但是根据人口增长曲线,不出五十年,人口便能恢复到原本数量。难道他要每五十年来打一次响指吗?

  此刻摆在苏护面前的也是这样的问题,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而土地是有限的。现在可以驱逐妖族,开垦山林,等到山林也被开垦完了,接下来怎么办?人口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苏护一时哑口无言。其实他内心有一个答案,可是不合适现在说出来。但是真到了那一步,他会那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