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六十一章 答辩

  第二百六十一章 答辩

  王静辉并不是想要发战争财,他的财产已经足够多,现在连散财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在意财产能够有一个数量级的增加呢?不过除了他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想要发家致富,他的任务便是给这些人指出一条既能够发家致富,又与国有利的道路来,对于这种参与分享战争红利的商业行为,王静辉估计政事堂的相公们肯定会慎重考虑,就算是司马光与王安石不得不绕道走,毕竟一下子挡了这么多来自各个利益团体权贵的财路,那以后他们想要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次保安军之战中是王静辉一个发独财,韩琦的报酬和皇帝的赏赐则是他说服其他有背景的大商家的充分佐证,其他人看到参与支持战争也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自然也就不在乎提前要出血。当然这也是一种赌博——如果大宋军队在战争中失败的话,那什么报酬都不用提了,这就使得商家也要考虑战争的胜负问题,王静辉是不可能说服他们向灭夏战争中投钱的,但对于王韶领军收复熙河军事行动,他说服商家向里面投钱的难度不是很高,因为王韶也参与了定边军之战中的围困党项主力的行动,多少也有些名将风范了,更何况王静辉便是这次行动中策划者之一,所有被招揽来的商家对此当然有信心,而且现实也正朝着预期的目标在进行。

  对于中国历史上最有效率的作战系统,王静辉更加倾向的还是秦朝,不仅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更加让人钦佩的便是其后勤系统。在后世的时候他曾经看过很多报道,秦朝的作战后勤支撑其最少六十万军队常年在外作战,这对于一个人口仅仅不过几百万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并且这个国家在灭六国之前的几十年来并没有发生内部暴动起义,在王静辉的眼中,这已经上升为“神迹”了,至少在来宋朝这几年当中,王静辉就知道有一次次小规模的军队哗变事件出现,而且他知道整个宋朝历史上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此起彼伏。

  王静辉想要将后世的标准化生产引入到这个时代的大生产过程中来,至少在他的产业当中,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并且也在深刻的影响到与他有生意来往的商家,杭州商人之所以能够想出火碱独立于肥皂生产过程之外,便是李管事受到王静辉的启发所想出来的。不过这个时代想要做到标准化生产难度还很大,至少其度量衡单位混杂不一,给标准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宋朝的“斤”是“十六两”,而且“两”的重量也不是后世的重量,这使得王静辉更喜欢使用“石”。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