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七章,火药和昭化城复兴计划

“从攻豫章。璠以所部发动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

  三人说到火药,就有些沉重了,谁都知道这是大国重器,不允许私人持有,根本瞒不住。

  “沈元,火药我知道,但是你使用的火药明显远超常规威力,配方必须上交”富弼认真的说道,这件事根本容不得商量。

  “火药,我可以交,但是曾公亮不可以看,配方不得入《武经总要》”沈元爽快的说道,只是附加条件让富弼摸不着头脑。

  “这,我不知道你为何对曾公亮有如此偏见,可否说说理由,不然我也不好上书啊”富弼有些牙疼的看着沈元,这小子净给他出难题。

  沈元此时从书房抽出一本《武经总要》,这是他从成都府那边让人捎过来的,作为读书人的角度来说,著书立说自然无可厚非。

  只是他轻轻地翻着这本书却一肚子火,一本详细介绍宋军作战技巧的书只需要五百贯就可以流传到敌国,这特么是什么,是资敌,是卖国!

  沈元详细的跟富弼解释了自己的理由,这书只要敌国有心人愿意琢磨,几乎就能准确对宋军的弱点进行精确打击,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器物的形状都在上面,找个老工匠琢磨几天几乎能一比一复制……

  富弼在一旁听得冷汗直流,半晌过去直接瘫软的靠在椅子上,一阵后怕。

  “曾公亮,该杀!该杀!为一己私利出卖国家,我这就上书,沈元,你说得对。”富弼像只尾巴着火的野鸡在大厅里到处游走,显然是认识到了利害。

  只等沈元把火药配方一交就出门去了,明显是要立马参曾公亮一本。

  “守愚,你这事虽是做的为国为民,可是难免得罪曾公亮啊”王元和担忧的说着,只是却一脸坚定,此事一定要做,不然难免被人研究出来这本书。

  “老师,根本不是这本书的事,是……,唉,以后说吧”

  沈元显然是有些无语,按理说大宋叠屋架床的官僚机构明显是极为细密的,可是对于书籍的管制却太过轻松了,经常是开封的诗词不过半月就能传到上京。

  看老师看着自己,沈元转身就让人搬出了一大堆书稿,这是他以前闲暇时做的昭化城产业改革规划,炭笔的字迹极为工整,足足有数百张之多。

  王元和看着这些纸,明显是有些感动和惭愧,想当年范相公改革也不过如此了,可那是整个大宋的规划。

  没想到沈元做的如此细密,甚至细到,某一村该如何整改,涉及水利,产业,教育,商业等方方面面,几乎是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

  这也不是几天能写出来的,沈元自德福楼做生意开始走遍了昭化县每一个村,对各地物产,民俗,地理极为熟稔,为了自己的商业规模不断扩大,一点点修正出来的,两人就去了书房探讨了起来,不断修正细节。

  德福楼,王二麻子,谢刀子,马爷三位神仙坐在一桌,还有石员外和杨员外,这几乎就是整个昭化县城里除了王元和最豪华的阵容了,有大地主,有商人,有各种帮派力量。

  “各位,现在沈府那位小财神可是散尽了家财,大家可有什么打算啊?”杨员外毕竟是读书人出身,脑子极为灵活,今日他邀了众人来,显然是有所图谋。

  “哼,杨员外,你难道还图谋德福楼的生意?可别忘了你儿子如今是沈元的生死兄弟。”王二麻子讥讽的说道,显然是有所误会,以为杨员外要落井下石。

  “王兄,杨员外怎么会这么蠢,且听听他有什么打算,恐怕他有什么好主意”马爷笑呵呵的打着圆场,作为走码头的最是嗅觉灵敏。

  “王二麻子,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们昭化县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一位天才,我怎么可能落井下石”杨员外却是被气到了,呛了王二麻子一句。

  “那你快说,你什么意思,别吞吞吐吐的。”谢刀子也忍不住了,这读书人就是墨迹。

  “我的意思是,我杨家准备捐两千贯出来要沈元一成股份,不知道各位如何打算,我早就想组建一个商盟,只是自己本事小,如今有沈小郎在,我心服口服,他当盟主,我甘愿做小”杨员外得意地说道,显然是对自己的主意极为满意。

  “不说股份的事,我儿子石峰以后肯定跟定沈元了,我也一样,两千贯”石员外虽然有些顾虑,可是眼下沈元这条大船怎么也不能放过。

  “我王二麻子佩服好汉,我盐帮两千贯出了,亏损也无妨,以沈元的本事必然会有回报”

  “茶帮,两千贯”“漕帮,两千贯”

  这几人显然都认为沈元必然能走出一条通天大道,此时投资正是良机,雪中送炭可是天大的恩情,几人一合计就这么商定了明日一早就去沈府拜会。

  几日之后,开封城中,天章阁。

  “蜀中那边的消息来了,官家,只是有些古怪,您看吧”陈庆躬身拿着两份情报,一份是皇城司的密保,一份是富弼的奏折。

  良久过去,赵祯脸上表情丰富,有种哭笑不得的意味。

  “这小子,还没当官,倒是怀疑起朝廷大员了,不是省油的灯啊,去,把贾相公和王相公请来,对了,还有包拯”

  陈庆躬身出去,一刻钟功夫后,领着贾朝昌和王贻永进来了,这两人一是庆历之后新任宰相,一是新任枢密使,可谓是庆历新政倒台后最为显贵的两人。

  赵祯也不多说,把蜀中的奏报递了过去,让两人审视。

  “好儿郎,有勇有谋,且善经营之术,只是不知道学识如何,此等士子,就算学识平常些,也足可担当大任。”

  贾朝昌虽被人骂作奸相,可在庆历五年这关口,还能坐稳宰相的位子也不是没本事的人,他此时还想着收拾残局,让大宋在自己手上更好些,所以极为重视人才。

  “嗯,不错,难得有文人敢出城迎敌,只是官家,这火药配方可否交予将作监,前方若有了此等利器,总能少些伤亡”王贻永作为枢密使也是尽心尽责,只是这等利器必然想抓在手上。

  “唉,两位,你们往下看看,看看这小子对马匹和火药的处置,这也是我叫两位来的意思。”

  正在这时候,包拯也走了进来,赵祯示意包拯也过去看看,此时的包拯还兼着三司的活计,管着大宋的钱袋子。

  不一会儿,三人看完相视一笑,觉得很有趣,贾朝昌最先开口。

  “官家,这小子可真是胆大,不仅要自己养马,还不让曾公亮看火药配方,这是要急死他啊,哈哈哈,有趣有趣。”

  “呵呵,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正是有这样担忧着大宋未来的年轻人在,我们才能安心啊,忠心可嘉”王贻永也是捋着胡子笑道。

  “官家,这小子虽然年纪小,可有句话却说对了,我在开封大街上买《武经总要》竟要两百贯,当时我还觉得贵,只是按沈元的看法,两百贯能买走大宋的情报,确实便宜极了。”包拯最是刚直,不耍滑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赵祯皱眉道“那这样吧,火药配方由内监保管,在宫中制作,统一发配给各处,只是养马的事,包卿,三司可能挤出些来,总不能真让这小子自己垫钱。”

  王贻永虽然相信曾公亮,可是也知道沈元说的在理,只好应了。

  “官家,此事,臣有些为难啊,河东刚发水患,要赈济,岭南那边还在平叛,各地都要钱,国库也不多啊”包拯这时候精明极了,虽然三十万贯怎么都能挤出来,可是如果能让内库出,他绝对能松泛一大截,影帝级的演出。

  赵祯肉痛的看向陈庆问道“陈庆,内库能拿出多少”

  “官家,内库再多也经不住年年要啊,二十万贯最多了,再多宫中用度无法保证了”陈庆作为赵祯的大管家,从小就在赵祯身边,知道赵祯心软,钱袋子不紧,把先帝积攒下的内库都快花光了,此时只能说出个可以接受的数字,能省一点是一点。

  “那就二十万贯吧,去办吧”赵祯心痛的说道,晚上曹皇后怕是又要搅闹。

  “官家,虽然马场可以交由沈元创办,可否派无终道士去看着,也算是保护他,免得权贵伸手”陈庆领了命却回头问了句,显然是要掺些沙子,赵祯仁慈,他就必须老辣些。

  “你自己看着办,不过不要干涉马场的经营就行。”赵祯摆摆手,知道老伙计的好意也不便多说。

  “贾卿,包卿,王卿,你们看看,怎么赏他,说说吧,我的意思是赐同进士,你们看是否合适”赵祯等陈庆出去了对三人说。

  “陛下,不可,这沈元此次虽然立下的是军功,可是作为士子必不愿意直接为官,还是走科举正途为好,年轻人要多磨砺,从八品的承奉郎散官足以筹其功了,若是不足,可赏其父宣节校尉,赐衣冠”贾朝昌生怕赵祯头脑发热一个同进士丢出去把这么一个好材料毁了。

  “陛下,贾相公说的极是,我还有一个建议,剑门营这回的表现实在难看,让沈元以文散官兼武职管辖剑门营,既不耽误科考,还能锻炼他一番,看看他是否有领兵的本事。”王贻永也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显然也怕这位仁主任性。

  包拯也大致认同两位大佬的意见,在旁边帮着腔,最终沈元的奖赏就被这么敲定了,赵祯却是闷闷不乐,自己的认可的人才自己竟然不能提拔,文人只认科举名字。

  晚上回到福宁宫,却没看到平日里贤惠的曹皇后,寻了人才知道曹皇后今日得了宝贝,在偏殿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