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百一十七章 郑难未已(二)

但是郑人必须要给晋人一个交代,子驷于是把大夫王子伯骈派到新绛去,以郑简公的口吻说:“君侯命令蔽邑:‘准备好军械,训练好军队,讨伐不敬之国。’蔡国人不从晋国,郑国之人不敢安居,所以出师讨伐蔡国,并俘获了司马公子燮,又在邢丘之会上将他献给晋国。

  “结果楚国人回师北上质问寡君:‘为什么要进攻蔡国?’敌人焚烧郑国的城堡,摧毁我国的城邑,使我国夫妇男女无法互相救助、日夜不得安宁;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却无处控告。国民死亡的都是父子、兄弟、舅甥,人人悲痛,不知如何才能得到庇护。国家朝夕灭亡,在这种情况下,蔽邑不得不归顺楚国。孤与二三大臣不能禁止国人投楚,不敢不来向大国报告。”

  但是晋人一点都不信对方的话,他们认为郑人完全可以坚持到楚军撤退的时候。智罃命外交官子员对郑使说:“郑国遭受楚军入侵,却不派哪怕一个使者向寡君告急,马上就与楚国媾和,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与楚国结盟就是郑伯的期望。天下谁敢违背郑伯的心愿?但是寡君将帅诸侯之师与郑伯在城下相见!”

  郑人得到晋人的答复,立即开始准备应对诸侯联军的入侵。

  鲁襄公九年(BC564)夏,在春秋舞台上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秦国人又冒出来。秦人每次出现几乎都与晋国有关——本次是秦国使者受秦景公指派到楚国去请求出师伐晋。

  原来晋国自从晋悼公登基以来一直保持着对秦国的绝对优势。但是就在去年冬季,晋国发生了饥荒;时至今年夏天,饥荒虽然减轻,但是仍然没有消除。

  秦景公大喜,这才邀请楚人联合伐晋。楚共王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于是答应下来。但是令尹子囊却反对说:“不行,当今时候楚国无法与晋争雄。晋侯能够做到识人善任:选拔的人员能够胜任,官员们遵守法度职责;卿士们互相谦让,大夫们忠于职守,士人致力于教育,庶人安心于农事,工商皂隶各安其业。

  “韩厥告老,智罃秉持‘敬’来执政;士匄比中行偃年轻却位居中军佐;韩起比栾黡年轻却位居栾黡、士鲂之上,官居上军佐;魏绛功勋卓著,却认为赵武比他有才干,而甘愿辅助赵武。君主贤明,在上谦让,在下竞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与晋为敌,您应当再考虑下。”

  楚共王说:“我既然已经答应秦国人了,明知不如晋国,也不得不出师相助。”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