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百六十三章 晋六卿之战(二)

但是那些天的经历却令赵鞅感到十分担心。原来邯郸午的态度十分暧昧,暧昧的原因并不重要(赵鞅也不关心);赵鞅曾旁敲侧击地试探过他几次(如果他与范氏发生冲突,邯郸午会帮助谁),但是邯郸午好像根本不理解他的用意,无论怎么暗示就是不表态。

  事到如今,赵鞅认为可以回师了——他不想在把卫灵公逼成晋国的敌人之后再把他逼成自己的敌人。但是他还需要做一件事,以便把逼反卫国人的责任转嫁出去。他派使者去见卫灵公,明知故问地询问他为什么背弃联盟。

  卫灵公派使者答复道:“赵孟还是问攻城第二天领头站在城下的那个傻瓜(涉佗)吧!寡君之所以留下他一条性命,就是打算请大国追究他与另一个傻瓜(成何)的则任。”

  赵鞅回国后向晋定公汇报了情况,晋定公马上下令拘捕两人。涉佗束手就擒;成何的消息比较灵通,他赶在抓捕行动开始之前逃出新绛、跑到燕国去了。

  晋国人希望把那名“破坏两国传统友谊”的罪魁祸首交给卫国人处置,以换来对方回心转意。但是卫灵公用尽浑身解数、冒着事败身死的危险才摆脱晋国的控制,又怎能仅凭晋人的三言两语和一名小人物的性命为代价而回心转意?卫灵公断然拒绝了晋国人的请求,晋定公盛怒之下便将涉佗处死了。

  赵鞅回师后,邯郸午却没闲着。他私下派使者去见卫灵公,要求他给自己一个说法,以避免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就像笔者前面说的,卫灵公只是憎恨晋国公室,却不拒绝与晋国大夫建立同盟关系。卫国人(也包括齐国人)认为最大的威胁就来自邯郸,如果能够与邯郸缔结和平协议,国家的安全压力会大幅度降低。

  卫灵公大喜,但是他认为不能绕过齐国单独与邯郸媾和,于是又把齐国人拉进了。齐国人也很高兴,三方非常顺利地达成了和平协议。这个协议是三方互相妥协的产物,也达到了三方共赢的结果,但是对新绛政权却是不利的。因此三方都对协议内容秘而不宣。

  协议中约定卫国拿出五百户人口做为进攻伍氏城给邯郸造成的损失。五百户不是小数目,人口的迁徙和安置都是大工程,这个行动是无论如何瞒也瞒不住的。

  前面说过,齐景公在占领夷仪后将当地人迁到了齐国境内,他后来又将两个小邑连同人口送给卫国。邯郸午所要求的五百户实际上就是齐景公送给卫国的夷仪人。

  士鞅去世后,赵鞅升任亚卿,官居中军佐。此时赵鞅开始展示出他那与生俱来的强悍性情和独断专行的霸道作风。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