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百二十五章 孙武入吴

不久,一个齐国商人来到吴国采购货物,商人与伍子胥是旧相识,就在闲暇时去拜访他。伍子胥问起齐国的局势,商人说:“陈氏和鲍氏的情况不太妙,高、国、东郭和梁丘等氏族一直与两氏作对,陈氏内部也不和睦;各方都在拉拢党羽以壮大力量。我听说孙武拒绝各方游说,躲到边邑去了。孙武有套独特的战争理论,我曾经听过他讲授兵法,真是耳目一新、闻所未闻。孙武之才干绝不在天下任何一位名将之下,夫子如果想用能人,孙武堪当大任。”

  孙武出自陈氏,他的祖父陈书因伐莒有功而被齐景公此为孙氏。

  伍子胥大喜,他专门到齐国考对孙武进行考察。通过数天的交流,他认为孙武确实是位旷世大才,然后就带着他回到吴国来见阖闾。孙武向阖闾奉献了他编纂的十三篇《孙子兵法》,阖闾阅读后大惊:“仗还有这么打的?”

  原来阖闾自幼接受季札的华夏式教育,阅读的历史、军事典籍都出自华夏(当然弑君的观念也可能是受到了华夏诸侯的启发)。华夏战礼的条条框框很多,包括不伐遭遇天灾大丧之国,不伤害战俘和平民,不灭绝敌国祭祀(阖闾放走徐子就是很好的例子)等等。

  设计此种战礼的基础是“家天下”的政治制度,战礼的血缘特征显著。设计者认为:王室与天下诸侯、包括诸侯之间要么兄弟(同姓),要么是舅甥(存在婚姻关系),每位君主的身体里与交战国君主体内都流淌着相同祖先的血液。因此国家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亲族内部矛盾,当然不能杀对方全家而后后快,否则就对不起祖先和上天。先人的在天之灵就会降下大罪。

  后来随着戎狄反叛、楚国崛起,战礼中特别不合时宜的条款就被抛弃了(如“不鼓不成列”、“不重伤”等),但是基本原则仍然被严格遵守。

  孙武则不然,他在撰写《孙子兵法》时排除了血缘制的干扰,而只是以战胜做为唯一目的(即兵法的“一”),围绕这个目的计各种原则。为了达到目的,就要不择手段,因此孙子提出“兵行诡道”的思想(老子也具有同样的思想,他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要综合考察天时、地形,要搜集关于敌国与军队的一切情报,要知己知彼;要严守军令:动如漫山遍野的脱兔,静如漫山遍野的处子;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己之长击敌之短;要欺骗、要诡诈、要要像烈火燎原毫不留情;为了胜利要无所不用其极。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