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百二十九章 郢都沦陷(四)

蔡国人听到情况后,也效仿唐国人的做法救出了蔡昭侯。鲁定公四年(BC506)春,蔡昭侯总算离开郢都。他渡过汉水,在汉水东岸搭起一座临时祭台,又将一块玉璧沉入汉水,说道:“寡人此生再过汉水南下,就让汉川之神惩罚我!”

  蔡昭侯没有回国,而是直接来到晋国,他见到晋定公,希望以太子和卿大夫们的嫡子作为人质,请求伐楚。当时晋定公还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娃娃,主管国家外交事务的是中行寅。

  中行寅也是个无大利不起早的家伙,他瞄了一眼蔡国人递过来的礼单,撇着嘴道:“狐裘我是见不到了,我可否观赏下蔡侯的玉璧?我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宝物竟然使得囊瓦丧失心智?”

  子山回去向蔡昭侯复命,蔡昭侯大怒道:“晋人、楚人都是一副德行!寡人既然不能忍受楚人,又怎能忍受晋人?”蔡昭侯一分钟都不想待下去了,决定即刻离开这座乌烟瘴气的城市。但是子山请他得到晋人答复再走,不要在得罪楚国人之后再得罪晋国人。

  中行寅见蔡国人没有反应,便去向士鞅汇报情况。他最后说:“国家动荡不安,诸侯多有叛心;在此情况下进攻楚国恐怕不合时宜。雨季马上要到来了,疟疾也要爆发了,中山国又不驯服。晋军从来没有进入过方城山,即便伐楚也会无功而返。抛弃盟约(向戌弭兵之盟)却无法对楚国造成损害,另一面却要失去中山国。所得无法弥补所失。我的意思不如婉拒蔡侯。”

  士鞅表示同意,中行偃立即派人向蔡国人通报了结果,蔡昭侯第二天便满怀失望之心离开新绛。

  蔡昭侯心仍不甘,他又到东周去见刘文公。

  这些年王子朝仍在楚国兴风作浪,他的党羽则割据了东周的几个边邑与他遥相呼应。刘文公一直担心王子朝有一天会卷土重来,因此他是赞成伐楚的。

  刘文公此时位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自认为在诸侯眼中还有些地位,于是向列国派出使者,请各国君主参加第二年春在召陵召开的诸侯大会。

  鲁定公四年(BC506)三月,刘文公、晋定公、鲁定公、宋景公、卫灵公、蔡昭侯、郑献公、陈惠公、许男斯(许国于两年后被郑国所灭,君主无谥)、曹隐公及莒、邾、小邾、滕、薛、顿、胡、杞、薛君主、齐上卿国夏等二十国君主及代表在召陵会面,盟会的议题是如何伐楚。沈子也接到了参会通知,但是沈国与楚国接壤,沈子又十分畏惧楚国,因此不敢出席盟会。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