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八十八章 中行吴灭鼓

前面说过,鲁昭公十五年,中行吴攻克鼓国后曾将鼓子鸢鞮押解回晋国。

  鸢鞮在晋国过了两年囚徒生活,后来晋昭公看到他真心归附晋国,而且害怕鲜虞吞并鼓国以威胁邯郸,于是就让他复位了。

  鸢鞮复位几年之后,一方面不堪忍受晋国人的贪求无度,一方面又经不住鲜虞人的拉拢引诱,他便断绝与晋国的同盟关系,再次投鲜虞的怀抱。

  晋国人见白狄国叛晋的根源在鲜虞,于是制定了进攻鲜虞的计划。但是计划形成了却没有人去执行。这是因为鲜虞过于偏远,而且国力强大,战事必然旷日持久。如今晋国的政权由大夫把持,氏族间关系错综复杂,军队都由家族私甲组成。

  大臣一旦出征,其在国内实力将大为降低。晋国人都是唯实力论,这样一来,将领就等于为了外部不确定的利益,而放弃国内确定的利益,并给自己的仇家提供了可乘之机。结果大夫们一致认为,把担子推到正在救援宋国公室的中行吴身上、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中行吴在宋国时就收到了命令。他心里大骂同僚们“无耻”,表面上却表示服从君命。他回到晋国以后对君臣们说,晋国根本就不需要出师对鲜虞作战;晋国的目标是鼓国,把鼓国灭掉就达到目的了,而且灭鼓根本不用出动晋军。

  卿大夫们都吃惊地长大了嘴。他们都乐意见识一下,这位浓眉大眼、从不吹牛的“太行之虎”怎样不动用军队就能消灭鼓国。

  中行吴在家中做了短暂停留,然后带着儿子中行寅和家族君队,匆匆穿过太行山到达邯郸。

  古时太行山以东、从鼓国到邯郸一带的平原被称为“东阳”;鼓国是北燕国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了燕国与中原贸易的集散地。

  东阳地区是华、狄混杂之地,经过几百年的战争与和平,两大民族已经逐渐融合。白狄不再把游牧当成主要生活方式,他们仿照华夏诸侯的模式,建立起国家,设立机构,任命官员,开垦土地,种植作物。华夏人为了日常生活方便,也效仿白狄人穿起短衣和裤子,甚至学会了骑马。分辨某个人的种族不再靠外表,而主要是靠口音了。

  邯郸大夫赵胜是赵穿的后人,也是中行吴的女婿。他刚刚有了第一个儿子赵午,又看到岳父和舅子,表现得十分兴奋。

  中行吴把晋公室灭鼓的决定告诉赵胜,要他组织一支贸易车队。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