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章 齐五公子之乱(四)

当高庄子的亲信问他该如何结决五公子之乱时,他说:“内乱需要外治。”

  齐桓公选择宋襄公作为太子昭的外援是有原因的。鲁庄公十四年(BC680),宋桓公因为“妄图复辟殷商”被以齐桓公为首的诸侯们狠狠教训了一番;宋国被迫屈服,所以才有了鄄之盟。宋桓公出席盟会时特意带上了尚未成年的太子兹父。

  兹父被齐国人的气势和风采所震撼,从那时开始他就立志要成为齐桓公那样的君主。之后他便全面向齐国靠拢,他娶了齐国的公主,生活也基本齐国化了。

  齐桓公在宋襄公身上发现了很多古老的美德,他谦虚勤勉,喜欢助人,并且信守诺言;这些美德在当今的君主(哪怕是太子)身上已经很难见到了。齐桓公还考虑到两国传统的同盟关系和宋国强大的实力,最终决定把太子的命运交给了宋襄公。

  宋襄公没有把这份嘱托当成负担,而是视为光荣使命;他对太子昭的到来表现得特别兴奋,以至于竟有人认为他有些幸灾乐祸。

  宋襄公认为单凭宋国的实力对齐开战肯定没有胜算,因此决定再拉几个小伙伴进来撑腰;顺便出出领导者的风头。他派使者到曹国、邾国和卫国去,请三国出师共靖齐难。

  宋襄公与高庄子的信使秘密往来于两国之间。转眼到了腊月,五公子依然互相对峙,丝毫没有和解的意愿。高、国二人决定尽快结束这场被天下人嗤之以鼻的丑闻。两人与官吏们换上丧服,用车载着一具巨大的棺椁向公宫行进。在公宫周边警戒的五公子之徒没人敢于阻拦,队伍进入宫门,把椁车停在广场中央了。

  高、国把五公子聚到广场中央,他们看到这些人一个个双目猩红、蓬头垢面、神情恍惚,长期的紧张和疲劳已经把他们折磨得心力交瘁。

  高庄子说:“公子中无论谁最后成为君主,他都应当为国家着想吧?就在公子们争权夺利的时候,全天下的人都在看你们出丑,看齐国的笑话!我已经听到了这样的传言,人们说最后能够夺取君位的,一定是你们之中最坏的人,因为那个人能在一场比比谁更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天呐!这就是世人对齐国新君的评价!不要谈齐国的霸业和诸侯的支持,就说国人的爱戴,官吏们的认同,你们能够得到那些吗?

  “所以,在彻底失去民心前、在齐国被占领前马上结束这一切吧!先君的尸骨还在寝宫里腐烂,鬼魂还在天际游荡。连先君都没有安葬,谁还敢称自己是继承者呢?”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