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四十九章 齐晋鞌之战(三)

古济水发源于今郑州北,向东流经开封时分出一条名叫“濮水”的支流。濮水与济水继续向东北并行蜿蜒而上,又在今山东长清西南注入济水。

  卫文公灭邢国后,卫国的领土随即扩张到濮水与济水沿岸,济水就成为齐国与卫国的界河。济水东岸有个小城名叫“鞌”(今济南西),是连接齐、卫的交通要道;鞌城北面是形似倒扣花萼的“青崖翠发,望同点黛”的华不注山,南面是大舜曾经在此耕种过的“矗然端直,靡历光阴”的靡笄山(历山)。

  晋人景公开始征召军队时,齐顷公便派晏弱到楚国去求援,他又令镇守临淄的国佐把下军召集起来,带到靡笄山一带候命。联军到达卫国后,齐师就从楚丘缓缓撤退,晋、卫、鲁、曹四国联军尾随齐师到莘(今山东莘县);一百零六年前,卫宣公曾勾结强盗在此地谋杀了自己的太子。

  孙良父告诉郤克,莘地之险绝不亚于虎牢关;齐师必然在途中设伏,联军如果从此地通过,必将得到和崤之战中秦军相同的下场。

  郤克不敢继续前进,即令联军掉头南下。联军在一处平坦无险的地带东渡濮水和济水,渡河之后继续延济水北上。

  齐师在鞌地严阵以待,联军便在靡笄山下安营扎寨。当时晋军驻扎在中央,卫军和随行的北狄辅助军队在左翼,鲁军和曹军在右翼。

  晋侯身体羸弱、卫侯病入膏肓、鲁侯年幼无知,因此三国君主都没在军中。曹伯见此情景,他不想把自己的身份降到大臣的地位,也找了个借口留在国内。

  六月十六日,齐顷公派使者向郤克下战书,说:“子以晋侯之师屈尊来到鄙国,鄙国也不富有(也就不送礼物了),请明早相见。”

  郤克回答说:“晋与鲁、卫为兄弟之国。两国来告:‘大国朝夕对鄙国发泄怨气。’寡君不忍两国受难,所以命我等为两国向大国求情,又令军队不得在大国停留太长时间。我受命而来,能进不能退,当然不会令大国失望。”

  齐顷公说:“大夫的回答正是寡人的愿望;就算你不允许,两军明日依然要相见。”

  太阳偏西之时,高固感觉心痒,于是叫上御戎和车右驱车出营,径直敌军大营驶去。高固在道上捡了几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揣到怀中。不久,战车绕过一个土丘;一个正在建造的晋国前哨营赫然出现在三人面前。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