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百八十五章 鄢陵之战(四)

六月下旬某日,晋、楚两军在鄢陵相遇,双方面对面扎下军营。

  在新郑城内,郑成公把军队分成两部分,其中两个军由公子喜、公子騑率领与宋军对峙,自己亲率一军赶来与楚军会合。

  在华夏联盟方面,齐军此时正在赶来的路上,而鲁卫两国还在集合军队。这样一来,晋军在数量上就处于下风了。

  士燮依然不想作战,坚持要求撤军。对于他的固执,晋厉公和大夫们都有些不耐烦了。

  郤至说:“韩之战,惠公不能振旅;箕之役,先軫不能复命;邲之师,智伯不能复从。这些都是晋国的大耻辱,如今再逃避楚国,不是又增加耻辱了吗?”

  士燮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先君屡次出战是有原因的:当时齐、秦、狄、楚都与晋国为敌,如果不倾全国之力进行战争,国家将会衰落甚至灭亡。如今齐、秦、狄都已经屈服,而晋国的敌人只剩下楚国。

  “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否则外部安定必然促生内乱,为什么不留下楚国这个敌人来警戒公室、使我们不敢堕落呢?”

  士燮一语成谮,晋国就在取得胜利的一年之内,士燮无疾而终,晋厉公和四个卿士被杀,到处都是残酷的杀戮和血腥的暴行,国内出现两个月的权力真空。

  某些头脑愚钝人这才了解他避战的真正原因,但是他们却满不在乎。他们说:“齐桓公杀兄、乱伦;楚庄王杀良臣、灭望族;两人不可谓圣主,却都消灭了外患。如果像夫子说的那样,齐桓公最少要早死二十年,楚庄王征服宋国后也该死掉了,但是两人活的都不错,国家安定。夫子从哪里听到的这种话,真是不能令人信服。”

  士燮的思想在古时期并非绝无仅有。三百七十多年后,罗马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击败了唯一可以与其抗衡的迦太基。在保留与毁灭迦太基的激烈辩论中,元老院最终决定还是选择保留迦太基,以防止罗马人民腐化堕落。

  但是五十年后,罗马毫无缘由地毁灭迦太基。当时世界上(当然罗马人是这么认为的)再也没有可以威胁罗马本土安全的敌人了,但是外战的结束并没有带来国内的和平,国家的灾难,残酷的内战接踵而至:罗马第一次发生了暴民屠杀保民官(格拉古)的恶行;之后马略和苏拉打得天翻地覆,后者进行了为期不长的恐怖独裁统治;再后爆发意大利反对罗马特权的同盟战争和斯巴达克斯起义。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