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七百一十九章 黄池争霸(二)

子贡带来一束锦缎匆匆去见伯嚭,说道:“从前诸侯相会,事毕伯侯互相致礼,地主犒劳宾客,然后散会。如今吴国对卫无礼,包围了卫侯的住处,这是什么意思?”

  伯嚭回答道:“寡君本来愿意侍奉卫君,但是卫君姗姗来迟,又不向寡君说明。寡君感到恐惧,所以才请他留下来。”

  子贡说:“这就对了。卫君纠结于是否应当参会,出行前必然与大夫们探讨了很久;大夫们或者赞成或者反对,双方争执不休,谁也不能说服谁,卫君这才来迟了。赞成卫君出行的,都会成为夫子的朋友;反对出行的,都会成为敌人。夫子如果扣押卫君,就会毁了朋友而使敌人得势。而且会合诸侯而扣押列侯,哪个国家不会感到恐惧?基于以上两点,吴国想要称霸可就难了。”

  伯嚭不住点头,他向夫差汇报后解除了对卫国人的包围。郧之盟便这样无疾而终了。

  卫出公有惊无险地回到卫国,他并没有对自己的经历感到恐惧,反而到处炫耀他在盟会期间学到的蹩脚的吴国话。

  子之(卫灵公之孙,公孙弥牟)当时还是个年轻人,他摇头说道:“君侯肯定不会得善终!估计会死在蛮夷之地吧!他被蛮夷所困,却喜欢效仿他们的发音,这就是想要追随他们而去了!”

  子之一语成谶,卫出公两次被赶下台(其中复辟一次),最后流亡越国(吴国已经被越所灭),并老死在那里。

  鲁哀公十三年(BC482)春,夫差邀请晋、鲁、宋、卫和东夷诸国君主主在黄池相会。黄池位于郑、卫交界处,在今河南封丘附近以南。

  赵鞅平定二卿之乱后,中原诸侯领教了晋国人决不妥协的顽强意志和战斗精神,加之反晋先锋卫灵公和齐景公先后去世,列国逐渐恢复了与晋国的友好关系。只不过这种关系不再是建立在晋国霸权之上,而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吴国战胜齐国之后,晋国为了遏制吴国人北侵的脚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赵鞅四处派出使者,号召中原诸侯重新团结起来与吴国抗衡。中原诸侯无不忧心忡忡:列国既不肯接受句蛮之国的摆布,又不愿看到晋国再次登上霸主宝座,更不希望卷入两个恶霸之间的争斗。

  在极其复杂心情的作用之下,多数国家的君主都选择了躲避,躲在城里静观其变。最终接受邀请出席盟会的只有晋定公和鲁哀公,单平公则以观察员的身份代表周王室列席盟会。

  夫差为这次大会进行了全面、精心的准备,就好像预见到这将是他的人生中最后的辉煌和谢幕演出似的。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