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五十七章 整编杂军

大明边军,守国土,拒蛮骑,以长城,隧堡为基,各堡相互支援,每次草原骑兵南下,这些边军都会面临以少拒多的局面。

  而保证以少数军队抗拒蒙古大军,让蒙古骑兵难以跨越长城防线的原因,除了边军用命外,就是准确的情报。

  锦衣卫大多是官宦勋贵子弟,这些人也许一辈子只需要作战一次,就能够出人头地,甚至于有的人还是婴儿,就已经是锦衣卫的千户官,但是这些人永远也只是挂着一个锦衣卫高官的虚名,若是想将虚名变成实职,锦衣卫的官是武官,所以他们急需战功。

  这也是为什么袁凌鳯初创西镇武司,之后成立镇武卫,而他从未担心有兵员不足的情况,只是这样的军队,只能是一时之强军,当兵将们拿到他们想要的军功之后,这支强盛一时的镇武卫就失去了往日的锐意。

  山东平乱之后,镇武卫拆分,实则是各奔东西,崇祯明言暗示,袁凌鳯顺水推舟,只保留没有官宦勋贵之后的后军,中军,其余的三军回到京都后就被拆分一空。没有家世的,擢升两级或者一级,去到边军,有家世背景的人,大多留在了京军,禁军中。

  袁凌鳯能够一言不发的离开京都,其实心中早已心知肚明,他,总不能耽误那些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们的晋升之路吧。

  回到北崖之后的这段时间,袁凌鳯看似只是督促家族子弟修筑南崖工城,也没有人去拜访袁凌鳯,可是袁凌鳯书房中堆积如山的书信,说明平淡之下必有波澜。

  书信大多是来自以前的部下,袁凌鳯答应过他们,出生入死之后出人头地,袁凌鳯平乱之功,寸功未要,寸赏未得,这些都分润到了部下身上,这也是为什么除了这些部下,朝中军中不乏有袁凌鳯不认识的高官将军来信感谢,因为他们的子侄,在袁凌鳯麾下得到的太多了。

  京都纨绔子,何时敢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军中受人尊敬的精兵悍将,这一切都是那个来自关中的尚书之后给的。

  人会记仇,也会念好,袁凌鳯得罪了不少人,可是也施好了更多人。

  袁凌鳯北境总兵官的事情,在朝堂上,内庭中,内阁里,各部尚书,内阁大臣,内庭公公争吵了不知道多少次,但是真正到一槌定音的时候,那些平日里没有多少存在感的中上层官员,却是集体发声,支持袁凌鳯,崇祯皇帝借势将此事定下。

  这些发声的官员,或是子侄在袁凌鳯麾下任职,或者是中立之人为国事发声,这个北境总兵官,也许是对袁凌鳯这些年来,西征北援南稳东平诸多战事的肯定。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