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03章 天现二日(2)

“皇上,臣想知道,这加强山海关和新建松锦防线将由谁来主持”加强山海关是王在晋提出的,而锦宁防线是孙承宗的计划,二人可以都说是帝国的栋梁之材,只是二人好像有些理念不合。原本朝廷采纳了孙承宗的计划,也因为此时王在晋被调离京师,远离大明的权利中心,到了南京做一个养老的兵部尚书。

  二人的提议,崇祯也仔细看过当年的奏章,说不上谁对谁错,王在晋认为加固一下山海关,然后凭借山海关的城墙之利,派遣得力干将死守山海关,同时牵走关外的所有平民,来个坚清壁野和女真人耗着,让女真人不战而退。而孙承宗则认为,一个山海关不太保险,一但这唯一的一道防线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想要一路修建堡垒,凭借松山锦州为前头堡和女真人对持,最终完成一个大的纵深战略防御系统,这样的话,即使一时失利,丢掉几个城池也无伤大雅。

  王在晋的方案省钱,风险大,孙承宗的方案花费颇多,但是比较稳妥。但这也只是个人的防御策略不同罢了,2个方案各有所长,按照崇祯的眼光看来,如果自己当初在位,肯定会选择王在晋的方案,对外死守山海关,对内开始整顿吏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毕竟对于一个敢把皇后太子送到南京,自己抹起袖子火烧皇城和女真人赌命的小皇帝来说,是接受不了孙承宗那种比较中庸的策略,还是王在晋的孤注一掷比较附和自己心意,其实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如果背后的帝国能够再次中兴,用谁的方案都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大明就这样持续的往深渊滑落,那采用什么方案都没用,在高防御也挡不住内部的腐化。

  “此事,朕打算交由蓟辽督师秦良玉来处理,怎么爱卿有什么疑问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也有几年了,对于孙承宗的能力也算是有一点了解了,此人长于战略,对于大局的把握比较准确,为官治国之道也十分的有心得,但要是让他上战场崇祯总感觉他少了点什么,相比较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孙承宗更适合做一个兵部尚书或者内阁首辅一类的工作。

  而秦良玉此人确实一个很优秀的帅才,不论是战术上的领兵冲锋陷阵还是战略上的大局把握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是个女中豪杰,不可多的领兵人才,如果兵力相当在战场上相遇就是孙传庭或者卢象升领军二人,弄不好也会栽在她手里。

  “老臣无话可说”看着孙承宗那有些疲惫的身影,崇祯也只能谈了一口气,很多事并不是个人的一只可以决定的。

Locked Chapter

Support your favorite authors and translators in webnovel.com